-
06
2023-05在線微課:長虹臥波系列課程之拱橋(壹)
拱橋是我國最常見的橋梁型式之一,因其主要承重構建的外形均是曲線而得名。拱橋的形式之多,造型之美,世界少有。有駝峰突起的陡拱,有宛如皎月的坦拱,有玉帶浮水的平坦的纖道多孔拱橋,也有長虹臥波、形成自然縱坡的長拱橋,每一座橋都有一段故事、一種風情...
-
30
2023-04在線微課:巖畫——中華民族的遠古符號(貳)
寧夏巖畫遺址地域相對比較集中,主要繪刻在黃河兩岸幾個山脈的溝口與峽谷之中,共計約30余處,兩萬多組,其中個體圖案超過五萬個。這些巖畫作品是匈奴、鮮卑、突厥、回鶻、黨項、蒙古等民族文化長期交融的結晶,更是遠古先民留給后世的珍貴遺產。寧夏巖畫中...
-
29
2023-04在線微課:巖畫——中華民族的遠古符號(壹)
寧夏地貌 “歲月失語,惟石能言”,這里的石即“巖畫”。巖畫是在文字產生之前古代先民在漫長的歲月里運用寫實或抽象的藝術手法,在巖石上描繪或鑿磨刻制的圖畫,它忠實地再現了當時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和社會風貌,蘊含著古代先民的文化和藝術創造力,反映...
-
21
2023-04在線微課:青銅文化系列學習——食光冉冉(貳)
青銅酒器 爵爵被稱為最早的酒器,屬貴族階層使用,功能上相當于現代的分酒器或溫酒壺,流行于夏、商、周時期。爵的一般形狀,有較深的筒形腹,口緣前有傾倒液體用的長流口,簡稱“流”,后有尖狀的“尾”,流與杯口之間立有“柱”,器腹一側有把手,通稱為...
-
20
2023-04在線微課:青銅文化系列學習——食光冉冉(壹)
“民以食為天”,人們結束了茹毛飲血的時代,學會了烹飪“熟食”,飲食器具應運而生,到青銅時代,已有了各種各樣的形制,被應用于不同的場合。在今天的微課中,我們將結合“江河輝映”展覽中的食器酒器,解讀它們的器型特點和功能,帶領大家走進絢爛多姿的吉...
-
17
2023-04在線微課|其紋蓁蓁——彩陶紋飾鑒賞(貳)
4.花瓣紋花瓣紋是仰韶文化的主要紋飾,主要使用在器型較大的陶盆腹部,是富有中期特點的紋飾。形似綻開的花朵,一類是由彩繪實體紋組成,花瓣如半月形或橄欖形,由中心向周圍展開。另一類是由多個弧邊三角紋相接而形成空白的組成。5.鋸齒紋半山早期的鋸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