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2023-03夏代陶鬶[guī]偃師灰嘴遺址出土
河南偃師二里頭文化是夏文化的典型代表,盡管青銅器和陶器相比在生活中仍非主流,但夏朝是我國青銅時代的開始。鬻是古代炊具(多為陶制),嘴像鳥喙,有柄和三個空心的袋足。主要用于燉煮羹湯或溫酒,并作為容器直接端上筵席。這種器具主要流行于新石器時代至...
-
14
2023-03清茶晶梅花筆舔
筆舔亦稱筆硯,主要用于驗墨濃淡或理順筆毫,在清代被列為文具“小九件”之一,材質多樣、造型精美,兼具觀賞與實用性。無錫博物院藏清代茶晶梅花筆舔,以茶晶打磨拋光后制成,雕刻的梅花花瓣和花蕊紋理清晰,翻卷自然,趣味橫生,展現出匠人的高超技藝。整器...
-
09
2023-03無錫縣人民自衛會組織法(草案)
無錫博物院藏,紙質,油印。1940年9月,在中共東路軍政委員會書記譚震林的領導下,軍政委員會委員王承業與中共無錫縣委一道,籌建代政權性質的人民抗日自衛會。9月下旬,無錫縣人民抗日自衛會在厚橋鎮正式成立。為完善抗日自衛會的組織制度,促進抗日民...
-
28
2023-02西周敔簋
通高26、口徑24厘米,河南平頂山應國墓地出土。簋是盛放黍、稷、稻、粱等飯食的食器,常與鼎組合使用。西周時期形成的列鼎列簋制度是周代禮樂制度的核心內容之一,是貴族身份等級的象征。通常認為,天子用九鼎八簋,諸侯用七鼎六簋,大夫用五鼎四簋,士用...
-
27
2023-02【在線微課】灼灼其華——彩陶繪畫課程(貳)
二.彩陶的發展1.仰韶文化提到彩陶文化,不得不說起仰韶文化。仰韶文化距今大約7000年左右,以黃河中游為中心,幾乎遍布于華北各地區,是我國新石器時代彩陶最豐盛繁華的時期。所以仰韶文化也有“彩陶文化”之稱。寶雞市北首嶺出土 船形彩陶壺早期彩陶...
-
26
2023-02【在線微課】灼灼其華——彩陶繪畫課程(壹)
彩陶是什么?在藝術家眼中彩陶是繪畫,在文學家眼中彩陶是詩文,在學者眼中彩陶是歷史。還記得今年春晚演播廳頂部藝術裝置嗎?由四瓣花結構演化重構而成,創意取材自距今6000年至4800年前廟底溝彩陶標志性的“花瓣紋”,既是根植于中華文明的美學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