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2023-04戰國琉璃釉盤蛇玲瓏球形器
出土于無錫鴻山貴族墓的玲瓏球是由8條蛇相互盤繞而成的,外面所看到的顏色是我國目前發現最早的低溫琉璃釉。蛇是越人的圖騰,也是傳統文化所說的“小龍”。此種器物不見于文獻記載,故不知其器名與作用,但其隨葬于鴻山墓地等級最高的邱承墩大墓中,無疑是身...
-
12
2023-04春秋蟠虺紋鼎
通高60.5、口徑62.4厘米,新鄭李家樓鄭公大墓出土。春秋戰國時期,鄭韓兩國先后在河南新鄭建都長達539年。鄭公大墓于1923年8月干旱打井時發現,時代在春秋中晚期,墓主最有可能為卒于公元前571年的鄭成公,或是卒于公元前566年的鄭僖公...
-
11
2023-04在線微課|科技傳承系列課程之日晷(貳)
日晷風情 雖然日晷在現在看來已不實用了,但國內外很多城市里的公園、廣場還是能看見日晷這種古老的計時儀器。現在的日晷已經成為一種裝飾,一種城市文化的體現。下圖是紫禁城太和殿的赤道式日晷。光影流轉中,這個古老而精巧的計時工具,頻頻吸引著游人好...
-
10
2023-04在線微課|科技傳承系列課程之日晷(壹)
都說從前慢,古人的一天似乎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愜意自在。那么,他們是如何計時的呢?日影追蹤 早在遠古時代,我國勞動人民就已經懂得如何用測日影的方法來計時。在3000多年前,古人就設立了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臺——周公測影臺,以太陽照射下的影...
-
09
2023-04在線微課|青銅文化系列學習——鐫骨銘心(貳)
越王句踐劍的劍身近劍格處刻有兩行八字鳥篆銘文:“越王鳩淺自乍(作)用僉(劍)”。戰國 錯金鳥蟲書銅戈 平頂山博物館藏援部和胡部有錯金鳥蟲書銘文六字:“應侯閉作甫戈”,大意是應侯“閉”制作一件自己喜愛的戈。春秋 越王者旨於睗劍 浙江省博物館藏...
-
08
2023-04在線微課|青銅文化系列學習——鐫骨銘心(壹)
鳥蟲篆是在篆書的基礎上,通過融入鳥、蟲、魚紋飾或對線條進行盤曲,從而形成的一種具有較強裝飾性的篆書字體。鳥蟲篆在春秋戰國時期盛行于吳、越、楚、蔡、徐、宋等南方諸國,在許多青銅器的銘文上都可見到鳥蟲篆的身影。這些鳥蟲篆常以錯金形式出現,高貴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