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
2023-05?春秋蟠螭[pánchī]云紋編鐘
春秋蟠螭[pánchī]云紋編鐘通高29、長18.9厘米,1套24枚,新鄭中行6號坑出土。編鐘是中原禮樂中的大型樂器,興起于周朝,盛于春秋戰國直至秦漢。它一般用青銅鑄成,由大小不同的扁圓鐘按照音調高低的次序排列起來,懸掛在一個巨大的鐘架上,...
-
30
2023-05在線微課|巖畫――歲月無語唯石言(貳)
賀蘭山“人面”巖畫圖像類型多樣,蘊含多種文化因素。根據賀蘭山“人面”巖畫的多樣化類型,將賀蘭山“人面”巖畫圖像劃分為六種類型。Ⅰ型圖像:為以同心圓或者重圈形為眼睛的雙目“人面”巖畫,分為無輪廓形與有輪廓形。(如圖1)圖1無輪廓雙目“人面”巖...
-
29
2023-05在線微課|巖畫――歲月無語唯石言(壹)
寧夏巖畫是一種石刻文化,被稱為刻在石頭上的“史書”。因為制作載體是巖石,所以人們稱其為“巖畫”或“巖石藝術”。早在遠古時期,人們使用不同的方法,用石器或金屬工具,在巖石上磨刻、敲鑿或繪制成圖畫。在沒有文字的遠古時代,巖畫就是人類創造的圖畫文...
-
23
2023-05在線微課|青銅文化系列學習——壯志四海(叁)
04、車軎(wèi)、車轄車軎位于兩個車輪軸心的外側,將軎套于軸的最外端,用于固定車輪,防止輪子脫落。車轄是固定車輪與車軸的位置、插入軎上穿孔的銷釘。有了車轄和車軎,使得車輪與輪軸之間更加穩固堅定,也減少了木質車的損耗。西周 雙兔車軎(故宮...
-
22
2023-05在線微課|青銅文化系列學習——壯志四海(貳)
01、節約江西海昏侯墓中出土的鳳紋錯金青銅節約(江西省博物館藏)節約是馬轡頭皮帶交叉處的器物,材質大多為青銅或骨質,由一個或兩個空心小管組合而成,皮條可以從中穿過去,由此連為一體。它的主要用途是作為馬頰帶、項帶、咽帶、鼻帶和額帶的連接點。革...
-
21
2023-05在線微課|青銅文化系列學習——壯志四海(壹)
在交通發達的現代,車,是我們最常見的交通工具。而當歷史的指針撥回到4000多年以前的夏商時期,我們的祖先就已經是“有車一族”了。車輛的發明極大的推動了華夏文明發展的進程,戰車和青銅兵器成為征服與統治的強大武器,不僅加速了天下萬國的統一,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