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8
2023-06沈白濤 聽爾漁童吹短笛圖
紙本設色,圖中夕陽西下,遠處群山起伏,近處山崖巍峨,有一亭翼然于江面,亭中有一桌放數本書籍,茶壺、茶杯等幾件器物,一位身著布衣寬袍的老者臨江遠眺,側耳傾聽船上漁童吹短笛,左上角自題“聽爾漁童吹短笛,數聲嘹亮夕陽余。庚午春日奉耀魁先生雅鑒,沈...
-
07
2023-06人形與人面像巖畫欣賞
寧夏賀蘭山人形巖畫數量較多,在每一個巖畫點都有發(fā)現。與突出表現人的面部的人面像巖畫有所區(qū)別,人形巖畫更全面的表現了原始先民的體態(tài)。多無人物的五官,頭飾及裝飾也不明顯。從形態(tài)觀察,又分為正面、側面、背面和特殊人形圖像四種。人面像巖畫非常少見。...
-
06
2023-06在線微課|“長虹臥波”系列課程之懸索橋(貳)
懸索橋之秘在現代大橋中,懸索橋是跨度記錄的保持者。高聳的橋塔、彎曲的主纜、堅實的錨碇組成了它最基本的承重體系,也是它最鮮明的外形特征。懸索橋是以承受拉力的纜索或鏈索作為主要承重構件的橋梁,荷載由懸索傳至纜,纜再傳至錨碇及橋塔。懸索橋的主要承...
-
05
2023-06在線微課|“長虹臥波”系列課程之懸索橋(壹)
橋梁是人類文明的產物,是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自古以來,橋梁就為人類最基本的生活需求——“衣食住行”中的“行”服務。隨著世界經濟建設的不斷發(fā)展,橋梁作為跨越障礙、維系交通的建筑物也發(fā)揮著更加顯著的作用。懸索橋是建設大跨度或超大跨度橋梁時最優(yōu)選...
-
04
2023-06春秋編磬
最長56、寬14.5厘米,郟縣太仆鄉(xiāng)出土。磬起源于某種片狀石制勞動工具,其形在后來有多種變化,質地也從原始的石制進一步有了玉制、銅制的磬,為“八音”中的“石”音。后來用于歷代帝王、上層統(tǒng)治者的殿堂宴享、宗廟祭祀、朝聘禮儀活動中的樂隊演奏,成...
-
01
2023-06戰(zhàn)國硬陶甬鐘
戰(zhàn)國硬陶甬鐘通高30.4-34.8、甬長11.1-14.2厘米,無錫鴻山邱承墩越國貴族墓出土。鴻山越墓出土的樂器可分為中原、吳越兩種系統(tǒng),這與越國在流行“野音”的同時也流行“雅音”是一致的。中原系統(tǒng)的樂器有仿銅的甬鐘、镈鐘和仿石的編磬。盡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