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
2023-08清 乾隆仿哥釉葉形筆舔
長9.7厘米,高3.2厘米,最寬10.5厘米,樹葉形,葉形翻卷,線條流暢,為國家三級文物。哥窯為宋代五大名窯之一,后代多有仿制,此筆舔在細節上把“金絲鐵線”表現出來,匠心獨具,和諧自然,給人一種妙趣天成的美感享受,很好地體現了哥釉之美。古代...
-
03
2023-08清 竹刻東山報捷筆筒
東山報捷筆筒高14.6厘米,直徑12.1厘米,圖案背景為懸崖峭壁,山間蒼松,有一騎從深遠的峽谷中穿出,好似經長途跋涉后,駿馬略有倦意,但信使伏鞍策馬,情緒振奮,于是蹄聲得得,馬兒急馳,看來他們正急于向遠方傳遞重要的消息。圖案另一側曲徑通幽處...
-
02
2023-08清“宣德年制”款雙耳三足爐
焚香習俗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古代人們焚香以驅邪避穢,祭祀天地。出于禮儀將衣服薰香,文人雅士書齋焚香,還營造出“紅袖添香夜讀書”的意境。早在漢代以前就出現陶瓷、金屬和玉石等材料制成的香爐,元末明初隨著金屬冶鑄業的高速發展和優質銅礦的被發現,...
-
01
2023-08清 乾隆“宣德年制”款青花纏枝紋印盒
印盒,用于盛放印泥,是文房中必不可少的用具,有銅、瓷、瑪瑙等多種材質,以瓷質印盒尤為文人所稱道。此件印盒直徑5.8厘米,底徑2.5厘米,呈扁圓形,分蓋、身兩部分,印盒造型小巧精致,子母扣合嚴密規整,整器胎白釉潤,以青花為飾,發色深沉,蓋面及...
-
31
2023-07在線微課|“氣象萬千”系列之人工增雨(貳)
人工降雨的作業方式有哪些?關于人工增雨的作業方式,在我國古代,古籍中多有祈雨的記載,在清代《廣陽雜記》中,第一次清楚地記載了用土炮轟擊雹云的內容?,F代人工增雨的主要方式有兩種,一是向云層開炮或發射火箭,一是飛機播撒冷卻劑或催化劑。人工增雨的...
-
30
2023-07在線微課|“氣象萬千”系列之人工增雨(壹)
《西游記》里,孫悟空向龍王借雨;神話故事中,“雷神”“雨神”是神秘莫測的力量。隨著科技發展,“向天借雨”已經不再是神話,在現實生活中,高炮、火箭、煙爐還有飛機共同構成了人工增雨“家族”,從而實現增雨、增雪、防雹、滅火……本期的在線微課,讓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