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革命陳列館簡介
無錫革命陳列館建于1988年10月1日,利用公園路16號玉皇殿舊址建立并正式對外開放,是江蘇省最早建立的地方革命史紀念館之一。1993年12月26日,無錫革命陳列館新館在現太湖廣場建成對外開放。旨在充分利用資源優勢,通過固定、流動陳列展覽和主題教育活動,普及無錫地方黨史、近現代史知識,進行愛國主義、社會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
2007年10月15日,原無錫革命陳列館、無錫博物館、無錫市科普館 “三館合一”組建無錫博物院。革命陳列館位于無錫博物院西區四層,由《肩負民族復興希望的無錫人》和《血與火的城市記憶——無錫革命簡史》2個常設展覽組成。《肩負民族復興希望的無錫人》以人物專題形式,通過250多幅珍貴的歷史圖片和200多件(組)實物資料,輔以場景、雕塑、油畫的展陳方式,立體展現13位無錫杰出人物在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中作出的輝煌業績。 《血與火的城市記憶——無錫革命簡史》則通過250多幅珍貴歷史圖片和100多件文物資料,以油畫、浮雕和4個環境復原、根據23個典型情節,運用聲光電等藝術表現形式,真實展現了無錫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民主所進行的英勇斗爭。
開館以來,無錫博物院充分利用自身革命史教育優勢資源,積極致力于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增強公眾國防觀念,通過加強與學校、部隊共建,舉辦黨史主題活動和黨史流動展進學校、社區、企事業單位、軍營等一系列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有效發揮教育職能,擴大革命史教育輻射面。先后被評為江蘇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無錫市黨史教育基地,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集體,《肩負民族復興希望的無錫人》還被省文物局評為第二屆江蘇省博物館精品陳列展覽評選制作獎,連續多年有主題系列活動入圍市愛國主義教育主題活動創新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