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9
2019-02實驗室
徐壽、華衡芳、徐建寅、華世芳等老一輩無錫籍科學家,堪稱中國最早的科學強國的先驅。他們于咸豐年間已開始接觸西學,掌握了化學、物理、機械、數學、醫學等各方面的知識,他們在傳播近代西方自然科學知識的同時,學以致用,制成了我國第一艘蒸汽輪船“黃鵠”...
-
08
2019-02清李瑞清紙本墨筆松石圖扇面
李瑞清(1867—1920),字仲麟,號梅庵、梅癡、阿梅等,清末教育家,美術家,書法家江西人。中國近現代教育的重要奠基人和改革者,中國現代美術教育的先驅,中國現代高等師范教育的開拓者。李瑞清通詩書畫,尤精書法。其繪畫也有很高的藝術造詣,風格...
-
07
2019-022018貨真價實黑科技
美國知名科學雜志《Popular Science》(大眾科學)的編輯,每年都會從成千上萬的候選產品中選出最具創新性將對未來數年產生影響的產品和技術,2018年也不例外。雖然人工智能成為了近年來許多明星科技的主要亮點,但這份榜單(目前)仍是貨...
-
06
2019-02唐五代水井
晚唐五代時期水井共六口,其中槐北橋北至朝陽橋間五口,妙光塔南一口。井口呈圓形,其結構是每層用十塊兩短側帶斜口的長方磚橫立砌,井壁采用錯縫斗角疊砌法。在唐五代的水井中出土了各種日用陶瓷器,大多施青綠色半釉,底部留有支釘痕。此外還有少量的銅、鐵...
-
05
2019-02“小冰期”又要來了?
面對長周期氣候變化,人類完全處于被動狀態,這才是最讓人憂慮的。采訪專家張 軍(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太陽磁場和太陽磁活動研究團組首席研究員)祝從文(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吳正華(北京市氣象局研究員)簡直要被凍哭!中國北方廣大區域正接受一輪...
-
04
2019-02明王問孤嶼鼓棹圖軸
絹本,設色。構圖明快空曠,畫面上湖水浩渺,暮色蒼茫。近景聳立的巨巖峭壁,剛健雄渾,巖間坡石上的樹叢蘆葦刻畫自然而生動。遠處的渚磯以淡墨渲染,疏朗有致。此幅整體筆墨渾厚凝重,一氣呵成,極具立體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