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2020-01錢松喦《供春圖》
錢老在少時曾見過宜興同鄉前輩儲南強所藏的“供春壺”,1984年他根據少時所見的“供春壺”繪制了這幅憶念前輩鄉賢的《供春圖》。相比較毛筆,由于指頭蓄墨量少,圖中供春壺、茶杯以及梅花的枝條均由短線斷續連接而成,線條“似斷非斷,似續非續”,有別樣...
-
16
2020-01明景德鎮窯青花蝴蝶紋碗
愿每個翩翩起舞的日子,都有你的身影——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瓷器裝飾中常見的“蝴蝶紋”。“蝴蝶紋”的運用從宋朝到明清經久不衰,不但因為它形態優美,更因其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常見的如:“蝶戀花”,即蝴蝶與花卉的組合,寓意愛慕與美好;“瓜蝶紋”,即...
-
15
2020-01清乾隆仿宣德款青花纏枝紋印盒
印盒直徑5.8厘米,底徑2.5厘米,高2厘米,重50克。印盒胎白釉潤,上繪游龍纏枝紋,青花發色深沉,底為雙圈“宣德年制”楷書款。印盒,亦稱印奩,是盛放印泥的文房用具。多扁圓形,體積較小,有銅、瑪瑙、象牙、玉等,以瓷質為最佳。
-
13
2020-01西晉青釉獅形瓷燭座
此件青瓷燭座長12.5厘米,寬5厘米,高8.7厘米。整體呈辟邪狀,昂首、怒目、張口,前胸、背部細條紋,四足曲踞,垂尾。通體施釉,釉色細膩勻凈,背部有圓孔。形象生動,栩栩如生。獅形動物出現于瓷器上,始于三國吳時,西晉,是青瓷獅形器創燒的鼎盛期...
-
12
2020-01清“宣德年制”款雙耳三足爐
清“宣德年制”款雙耳三足爐 此爐口徑14厘米,腹徑16厘米,最寬22厘米,高8.5厘米。雙耳三乳足,底鐵線篆“宣德年制”,銅質精煉,極為厚重,為宣德爐典型造型,從工藝水準看其仿制當不晚于清早期。焚香習俗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通常人們為了禮...
-
11
2020-01《鬧元宵圖》
潘錦,字晝堂,別號醉煙道人,生卒年不詳,約活動于清同光年間,江蘇無錫人。工詩、書,畫山水合古法,花卉亦有韻致,尤擅人物仕女,是清末本邑杰出的肖像畫家。他筆下的這幅《鬧元宵圖》以嬰戲為題材,用蒼勁簡約的筆觸描繪了孩童們敲鑼打鼓慶祝節日的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