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回顧|鼓動少年——架子鼓初體驗
ART BABY@錫博:腦科學和發展心理學的研究表明,早期藝術教育對于人的發育過程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通過早期藝術教育可以充分挖掘右腦潛能,充分鍛煉左手的能力,使左右腦發展得以平衡,奠定完整的人格基礎。早期藝術教育,主要包括對學前兒童的音樂教育、美術教育。無錫博物院針對學齡前兒童特色跨界結合音樂、美術推出低齡階段兒童的藝術啟蒙活動。
什么是架子鼓?
爵士鼓(Jazz Drums)俗稱架子鼓, 它起源于19世紀末的美國新奧爾良等地,是一套由多個鼓、镲構成的組合性打擊樂器, 最初專為爵士樂伴奏。20 世紀中葉,隨著搖滾樂的興起,它又成為搖滾樂的主奏樂器之一,并和搖滾樂一起風靡了整個世界。到今天, 爵士鼓已成為眾多音樂形式中,必不可缺的樂器之一。爵士鼓傳入中國后,人們看到它像一組鼓掛在架子上,便把它俗稱為“架子鼓” (也有人認為是根據“Jazz”發音而來) 。
近期,無錫博物院舉辦了鼓動少年——架子鼓初體驗。本次活動吸引了5到12周歲各學齡階段的兒童,老師為孩子們介紹了架子鼓的起源、作用、常見種類,并根據孩子們不同的接受程度,從演示、模擬、游戲、互動、比賽等教學方式,為孩子們打開架子鼓的新世界。
第一次拿起鼓槌,孩子們躍躍欲試,模仿敲打的姿勢和動作。通過老師細心的為每一個孩子調整鼓槌的握法、坐姿及演奏動作等讓孩子們初步掌握了架子鼓的正確演奏方法,并在“熱身”之后進行了基本功訓練。既滿足好奇心又有滿滿的體驗感。
當然,打擊樂對樂者的節奏感是有要求的,老師用有趣的形式、擅長的經驗讓孩子們通過在模仿動作、語言節奏、游戲互動中培養節奏感。感受音樂的“靈魂”——節奏!
在樂曲練習階段,集體練習歌曲《普通Disco》,孩子們通過集體練習來培養合作能力,聽力和肢體的協調,以達到預期的體驗效果。
ART BABY@錫博:挖掘你的藝術天賦,讓藝術伴你成長~~
來源:開放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