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嶼孤棹圖》
時間: 2020年03月09日 瀏覽次數:
1479
徘徊于主流畫壇之外的無錫畫家,在明清時期可謂英杰輩出,豪杰潛躍。明朝弘治年間的王問,不僅是畫家,也是詩人。他自幼聰慧,9歲能詩文,且喜繪畫。其畫名大于詩名,所畫山水、人物、花鳥皆精妙,風格獨特。書法筆力遒勁,自成一體,作行草及署書無師承,類北宋米芾,又似黃庭堅。王問辭官后隱居在無錫的湖山草堂,以書畫自娛,《孤嶼孤棹圖》以五代唐代以來流行的漁隱題材為創作母題,畫家采用大寫意的手法,描繪了險灘旁的一葉扁舟,蕩漾于茫茫大江之上。畫風明顯受到當時流行的“浙派”影響,挺健豪放,水墨淋漓,洋溢著文人墨客的逸趣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