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活動預約開啟,來錫博解鎖盛夏文化之旅
雛鷹小隊·非遺漫游
課程一:活字墨譜
印刷術是我國四大發(fā)明之一,是人類史上的創(chuàng)舉,而銅活字印刷術又以無錫人最為擅長,明代時期的銅活字印刷在富庶的無錫得到發(fā)展且享譽世界,直至近日,無錫依然是我國著名的印刷之鄉(xiāng)。本課程通過拓印詩句,深入了解無錫歷史文化,感受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
活動時間:7月2日、9日、16日、23日、30日(周三9:30)
活動地點:無錫博物院社教體驗區(qū)
活動對象:小學四年級至六年級(以小隊形式報名,每小隊不少于4人)
參與方式:電話報名 85727500
課程二:“塑”說無錫
惠山泥人2006年入選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是名副其實的無錫傳統(tǒng)文化的象征,更是中國傳統(tǒng)手工藝的杰出代表。本次活動基于對傳承傳統(tǒng)文化歷史、開發(fā)地域文化藝術、弘揚優(yōu)秀民間藝術的責任感,依托院內常設展覽《泥塑雅韻——惠山泥人》,向大家介紹泥塑的淵源、惠山泥人的原料、彩繪特征和制作流程等等,讓更多的青少年了解泥人藝術創(chuàng)作,真正理解傳統(tǒng)文化精髓。
活動時間:7月4日、11日、18日、25日(周五9:30)
活動地點:無錫博物院社教體驗區(qū)
活動對象:小學一年級至三年級(以小隊形式報名,每小隊不少于4人)
參與方式:電話報名 85727500
課程三:植物扎染
課程簡介:本草之道是千百年來中國人的智慧積累,經過百年的傳承,我們有這樣的一種手工藝,扎染。古時候還沒有化學物質染色,人們就用身邊的植物,礦物或是昆蟲來染色。植物染料是指提煉自植物,耐久不退色的有色物質。花果的根、莖、葉、皮都可以用溫水浸漬來提取染液。現(xiàn)在大家把這種植物染色稱之為“草木染”。本課程我們將館藏文物與傳統(tǒng)扎染技術融合,同學們以智慧提煉文物元素進行藝術扎染。
活動時間:7月6日、13日、20日、27日(周日9:30)
活動地點:無錫博物院五樓社教體驗區(qū)
活動對象:初中(以小隊形式報名,每小隊不少于4人)
參與方式:電話報名 85727500
“竹”夠可愛——熊貓竹編扇diy體驗活動
江南文化宛若水墨畫般朦朧而深邃,而熊貓則代表著自然界中充滿活力的生命力。無錫,這座沐浴在江南煙雨和千年文化底蘊中的城市,與那憨態(tài)可掬的國寶大熊貓進行了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本次“竹”夠可愛——熊貓竹編扇diy體驗活動將無錫的館藏文物、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與現(xiàn)代藝術創(chuàng)作巧妙地串聯(lián)起來,展示了江南文化與熊貓元素的完美融合之美,旨在通過熊貓這一可愛的形象,激發(fā)人們對自然和生態(tài)保護的關注,傳遞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
活動時間:7月10日13:30
活動地點:無錫博物院一樓大廳
活動對象:社會公眾(額滿為止)
參與方式:線上報名
吳風雅集——博物知旅暑期活動
本活動以漆扇定制、糖畫制作、串珠工藝、干花書簽、雕版印刷、火漆印章、韭花帖書燈、萌寵徽章為載體,在讓參與者在動手實踐中感受傳統(tǒng)非遺技藝的魅力。從糖畫的童趣記憶,到雕版印刷的匠心傳承,每一項都承載著東方的審美智慧與歷史底蘊。活動還鼓勵創(chuàng)新融合,讓傳統(tǒng)技藝與現(xiàn)代生活碰撞出新的火花,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個人藝術修養(yǎng),培養(yǎng)文化傳承的使命,讓千年風雅在當今社會及未來延續(xù)生機。
活動時間:7月15日、16日 9:30-11:00 13:00-18:00
活動地點:無錫博物院一樓大廳
活動對象:社會公眾
參與方式:現(xiàn)場參與(本活動為收費活動,各項目收費15至45不等)
知識課堂·成長漫游
一、奢色堆盈——明代鎏金密碼
明代金銀器的流光溢彩,是本土資源與海外貿易共同鑄就的輝煌。國內金銀礦產的開采及海上絲綢之路的繁榮,為金銀器制造業(yè)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保障,讓內府制造局的能工巧匠,得以將富麗的宮廷藝術推向巔峰。本次課程圍繞明代貴族女性的金銀首飾展開,帶大家欣賞鑲嵌、鏨刻、鎏金等精妙工藝,探究明代金銀制造業(yè)的發(fā)達背景。
活動時間:7月12日13:30
活動地點:無錫博物院五樓社教體驗區(qū)
活動對象:18周歲以上(額滿為止)
參與方式:線上報名
二、漆墨春秋——戧金留痕
中國的漆器作為手工藝品的代表曾享譽世界,漢代時中國的漆藝便由海陸絲綢之路向東亞諸國傳播。日本對漆器情有獨鐘,逐漸在以中國為中心的東亞漆藝體系中別具一格。本次課程,我們將帶領學生們用生漆涂在各種器物表面,并填充礦物、木材等,感受漆韻之美,讓學生在對比中了解中國漆器的悠久歷史和豐富的文化內涵。
活動時間:7月19日13:30
活動地點:無錫博物院五樓社教體驗區(qū)
活動對象:18周歲以上(額滿為止)
參與方式:線上報名
三、探古尋跡——屋頂上的神獸之爭
屋脊獸,也稱脊獸,是中國古代傳統(tǒng)建筑中放置在房屋、宮殿等房脊上的雕塑作品。脊獸由瓦制成,能夠有效保護木栓和鐵釘,防止漏水,對脊的連接處起固定和支撐作用。屋脊獸,作為數千載華夏文明的瑰寶,不僅展現(xiàn)了匠人們超凡的技藝,更蘊含了深厚而豐富的文化內涵。本次課程,我們結合繪本《屋頂上的神獸之爭》,帶領學生賞析中國古代建筑屋頂上的脊獸,了解“五脊六獸”的故事,一起揭秘神獸的美好寓意。
活動時間:7月26日13:30
活動地點:無錫博物院五樓社教體驗區(qū)
活動對象:4-7周歲親子家庭(額滿為止)
參與方式:線上報名
(掃碼報名)
特別提醒:
1.活動分類與報名規(guī)則。本院社教活動分為免費公益類與收費定制類,具體屬性以活動公告為準。
免費活動:需提前報名,額滿即止,不收取任何費用;
收費活動:活動現(xiàn)場通過指定渠道完成支付,繳費成功視為報名成功。
2.核銷與缺席管理。參與活動需開通“信用阿福分”,報名/繳費后須憑預約二維碼現(xiàn)場核銷。
免費活動:開始15分鐘后未核銷者視為放棄資格,材料包不予發(fā)放;
收費活動:核銷規(guī)則以公告說明為準,未核銷且未提前取消者視為自動放棄,費用不退。
缺席記錄:累計3次未核銷(含免費/收費活動),將凍結后續(xù)活動報名權限30天。
3.身份驗證與名額管理。報名時需填寫真實姓名、身份證號及手機號,活動當天憑二維碼實名核驗入場。
嚴禁以下行為:
冒用他人身份信息報名;
免費活動名額轉讓、轉賣;
收費活動名額商業(yè)性倒賣或加價轉售。
4. 發(fā)票規(guī)則。如需發(fā)票,請于活動內當天系游客服務中心(電話:0510-85727500)
5.肖像權與隱私聲明。本院可能采集活動參與者的肖像(含照片、視頻等),僅用于公益教育宣傳,報名即視為授權使用。
6.親子活動與未成年人管理。
親子活動以家庭為單位報名,每個家庭憑唯一二維碼領取1份材料包;
學齡前兒童參與活動需由監(jiān)護人全程陪同,未陪同者謝絕入場。
7.最終解釋權。活動規(guī)則、費用標準及執(zhí)行細則,均以無錫博物院官方解釋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