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場館月|“行走”系列研學旅行之“運河尋蹤”
研有所思,學有所悟,旅有所感,行有所成。“行走”系列研學旅行是無錫博物院開展的集主題性、知識性、體驗性于一體的知識盛宴,涵蓋地理、建筑、民俗、藝術等領域,以研究性、探究性學習為目的的專項旅行。“行走”系列研學旅行是榮獲全國“2021年度十佳文博社教案例”的品牌社教活動。
“行走”系列研學旅行之“運河尋蹤”以大運河為主題,以水為帶,課程融合展覽參觀、AR講座、游船探索、名人故居、主題博物館、水岸建筑等元素,為同學們編織一條不一樣的研學線路。
我們一起回顧“行走”系列研學旅行之“運河尋蹤”的知識分享
研學點1.京杭大運河的開鑿與運河無錫段的歷史概況,京杭大運河最早開鑿的年代是什么時候?歷史上的作用和影響是什么?無錫段的運河又有怎樣的特征?運河對沿河的人文生態的影響又有哪些?系統掌握歷史干貨,縷清思路帶著好奇一起出發。
研學點2.無錫古運河與無錫經濟命脈——明清的漕運與近代工商業。無錫最為之驕傲的漕運與近代工商業,離不開歷代無錫人民的智慧和勤勞。漕運產生了碼頭文化,展現了市井的繁華,航運的發達促進了無錫民族工商業的發展,中國民族工商業的搖籃。
研學點3.“水巷小橋多,人家盡枕河”,應水而生的古橋建筑,大公橋、清名橋、伯瀆橋,依舊保持了古橋的建筑形態和模樣,而每座橋背后都有聲名顯赫的故事,聽一聽無錫古運河畔的古橋故事,探一探古橋“蹤跡”。
研學點4.積淀了深厚悠久的文化底蘊,孕育了獨特的民俗,流淌至今的民俗文化是鮮活的,呈現出豐富多彩的地域特色,在水弄堂間還保留著很多民俗的印記,也是如今的弄潮兒。
這不是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而是精心策劃的系列課程,是輸出式教學與感悟式教學,是直接知識與間接知識相結合的教育,讓學生們在研學旅行中登高望遠,立志成才。
“行走”研學旅行火熱進行中,更多精彩活動請關注無錫博物院公眾號,歡迎報名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