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貫中—吳冠中繪畫藝術展》
9月28日,由無錫博物院、浙江美術館聯合舉辦的“東西貫中—吳冠中繪畫藝術展”在無錫博物院中區二樓正式對外開放,展期一個月。
吳冠中先生是20世紀中國美術史上獨樹一幟的著名藝術家。1919年7月出生于江蘇省宜興縣,1942年畢業于國立杭州藝術專科學校(中國美院前身),1947年入法國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研習油畫。1950年學成回國,長期執教于高等美術院校,先后任教于中央美術學院、清華大學、北京藝術學院、中央工藝美術學院。1991年,接受法國文化部頒發的“法國文藝最高勛位”,2002年獲選為“法蘭西藝術院通訊院士”。
吳冠中先生在中西藝術融合的探索實踐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既繼承、發揚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又拿來吸取西方文化藝術的精華,做到中西貫通、中西融合,同時對中國當代美術發展的進程產生過極大的理論影響。長期以來,他致力于油畫民族化的探索,將西方繪畫與中國傳統藝術精神、審美理想融合到一起。他的水墨畫構思新穎,章法別致,力圖運用中國傳統材料工具表現現代精神,既富東方傳統意趣,又具時代特征。在他數十年漫長而艱辛的藝術實踐中,寂寞耕耘,不斷進行大膽的創造性的嘗試。他始終堅持從民族的欣賞習慣出發,始終以“我為人民作畫、我要努力畫出人民的美感”作為自己藝術的立足點,始終以表現中國人民的情感、氣質和美感為追求,堅持以“群眾點頭、專家鼓掌”作為自己藝術創作的要求,努力探索既能反映時代風貌,又為人民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在中西繪畫融合方面走出了一條與眾不同的道路,在百花齊放的畫壇中獨樹一幟,形成了吳冠中藝術的獨特風格。作為善于思考的藝術家,他勤于著述,立論獨特,而且文字生動流暢。其中關于抽象美、形式美、形式決定內容、“風箏不斷線”、“筆墨等于零”等觀點,激勵了中國當代藝術創作者的探索精神,對中國當代藝術的繁榮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吳冠中先生是“太湖畫派”中具有影響力的畫家之一,是我院繼徐悲鴻、錢松巖、方召麟、周懷民等藝術大師系列展后推出的又一文化盛宴。此次展覽展出吳冠中先生作品51件,其中油畫10幅、墨彩畫35幅、速寫6幅。這批作品反映了吳冠中先生多年來在中西繪畫藝術融合上的探索和思考。通過這次館際之間的文化交流,讓太湖之畔的無錫人民進一步的走近吳冠中先生的藝術世界,學習傳承大師的原創精神和繪畫技法,并從其獨特的藝術風格中得到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