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活動早知道
1、文博課堂:錦衣素心——陶瓷釉下彩繪體驗活動
釉下彩是中國古代陶瓷器特有的一種裝飾手段,最早可以追溯到漢末三國時期。使用釉下彩繪制的瓷器色彩光亮柔和,晶瑩透亮,永不褪色。本次文博課堂立足于無錫博物院藏的精美瓷器,向觀眾介紹釉下彩瓷的歷史背景和制作工藝,并安排瓷胚手繪體驗,讓觀眾深入認識釉下彩繪,加深對釉下彩瓷的理解。
活動時間:12月8日13:30
活動地點:無錫博物院活動室
活動對象:10周歲及以上青少年(20名)
參與方式:微信報名,敬請關注后續報名微信
2、藝術課堂:“西出玉門”--佛造像妝金
西夏與吐蕃相鄰,雙方不僅在經濟上存在合作和交流,在文化、藝術領域也有相互滲透。以藏傳佛教為核心的藏族傳統文化,是交流與變革的產物,也是藏族古代先民智慧的結晶。藏傳佛教造像藝術是西藏文化最具代表性的組成部分。公元7世紀從內地、印度、尼泊爾等地傳入西藏,并與當地的本教結合形成藏傳佛教肇始,經歷了1300多年的發展,不斷吸收融會,藏傳佛教造像逐漸形成了雪域高原獨特的神祇眾多、風格多樣、帶有濃烈藏民族特征的藝術風格。本節課將通過對展覽中的造像作品的介紹,深入了解藏傳佛教流傳西夏的文化背景,從形態和服飾上學習西夏佛造像的藝術特征,通過在佛像上妝金來學習藏傳佛教造像的造型特征。
活動時間:2018年12月15日13:30
活動地點:無錫博物院活動室
活動對象:成年人(20名)
參與方式:微信報名,敬請關注后續報名微信
3、科學課堂:電動雙槳輪船模型制作
伴隨著中國造船、航海技術的發展,唐代起海上絲綢之路成為中國對外交往的重要通道。海上貿易中最為重要的交通工具——輪船,又蘊含著哪些技術原理呢?本次科學課堂就帶大家解析基本的輪船運作,通過制作輪船模型的方式,了解水中的浮力與其在航海中的運用。想參加的同學就趕緊報名吧!
活動時間:2018年12月22日13:30
活動地點:無錫博物院活動室
活動對象:10周歲及以上青少年(20名)
參與方式:微信報名,敬請關注后續報名微信
4、科普互動劇:小魚找新家
本劇通過小魚找新家的過程,讓小朋友了解水土流失的概念,學習環境保護的知識,了解節約用水的重要性,希望小朋友能從自身做起,成為一個環保小衛士。
表演時間:每周六14:00(12月1日、8日、15日、22日、29日)
表演地點:無錫博物院東區負一樓科技會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