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微課|科技傳承系列課程之日晷(貳)
日晷風情
雖然日晷在現在看來已不實用了,但國內外很多城市里的公園、廣場還是能看見日晷這種古老的計時儀器?,F在的日晷已經成為一種裝飾,一種城市文化的體現。
下圖是紫禁城太和殿的赤道式日晷。光影流轉中,這個古老而精巧的計時工具,頻頻吸引著游人好奇與探究的目光。眼前的這座日晷,由漢白玉雕刻而成,通體白色,古樸大方,是一個石質大圓盤與一根貫穿其中心的晷針的組合。它被放置于高2.70米,邊長1.65米的晷座上,晷座由矗立于三階階梯之上的四根方柱與方柱支撐的大小兩層石臺構成。四根石柱象征四級,將代表天的日晷高高擎起。因長期日曬雨淋,石座側面已經出現了許多條斑駁的紋路,原本齊整的棱角也顯得平滑了許多。小石臺正處于大石臺中心,接近正方體,托起日晷。小石臺與日晷結合,像極了一枚精巧的印章,莊重地扣在大石臺之上。
太和殿日晷
水平放置的是埃及的水平式日晷,中央三角形架與地軸平行的邊,在太陽光照下,三角架的影子落在刻度板上,根據這個影子來確定時刻。時至今日,它依舊守候著埃及這個千年古國的晨昏更迭。
埃及水平式日晷
下圖是在德國小鎮房屋墻壁上發現的日晷。這是在公共建筑物、教堂、宮殿墻壁上的一種日晷,墻壁上刻有時間刻度,依靠傾插在上方的木棒的影子來計時刻。古老的計時方式,承載著小鎮的歷史和記憶。
日晷探究
讓我們一起制作一個簡易的紙盤日晷,共同感受地球上的光陰流轉吧!
步驟
(1)借助圓規,把紙盤等分為12份,并用鉛筆做上記號。
(2)在12個等分點貼上藍、橙兩色便簽,把藍色和橙色間隔著貼。
(3)在紙盤中心穿一個孔,孔的大小要可供鉛筆穿過。
將鉛筆垂直穿過紙盤,在紙盤背面用橡皮泥將鉛筆和紙盤固定。
(4)在整點時刻(如上午10點,下午14點)把紙盤日晷拿到有陽光的地方,
然后根據當前時間和紙盤日晷上的鉛筆的影子的位置,在對應的便簽上寫上時間,
然后依次給其他便簽上寫上時間。
現在,一個簡易的紙盤日晷就做好了。我們可以用它來觀察太陽東升西落和鉛筆影子變化之間的規律。大家不妨思考下,一天中什么時候鉛筆的影子最短?什么時候又最長呢?每天的同一時刻,鉛筆的影子是一樣長的嗎?
(圖片均來源網絡,權侵刪)
參考文獻
(1)《鐘表》期刊,2007-3-30
(2)《紅領巾萌芽》特色期刊,202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