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微課|成長漫游:紫韻清流?壺起茶聊②
3.茶文化與紫砂文化的關系
宜興紫砂壺作為中國陶文化與茶文化相結合的產物,將紫砂注水器之美發展到了極致。明人周高起在《陽羨茗壺系》說:“近百年中,壺黜銀錫及閩豫瓷,而尚宜興陶。”李漁《閑情偶記》中說:“茗注莫妙于砂,壺之精者,又莫過于陽羨。”文震亨《長物志》也說:“茶壺以砂者為上,蓋既不奪香,又無熟湯氣。”
那么,紫砂壺到底有什么魅力讓如此多的文人墨客為之傾倒呢?
紫砂壺與其他泥料茶具相比有著非常明顯的特性,紫砂壺不僅具有復雜的工藝制作過程,且造型千姿百態,其手感也是細膩上乘,無論是光澤還是可泡茶、可泡養性都遠超其他陶藝品。
大紅泥
這主要是由于紫砂泥料的化學成分組成較為優良,在簡單處理紫砂泥料之后還可以對其進行豐富的創作,將單獨塑造的不同配件進行結合,經燒制后也可以保持一個完美整體,這是其它陶土器與瓷器所不及的。紫砂泥料特性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較高的可塑性
較高可塑性讓紫砂壺能夠按照實際需求,將其加工成各種各樣的成品,無論是大小還是形狀各異的造型都可以順利塑造。在制作過程中,由于紫砂泥具有很強的黏合力,同時不會和手、工具粘黏,因此可以用泥料對把、流等配件進行單獨制作,并和壺體完美結合,不會對雕琢加工造成影響。
(二)生坯強度大
在紫砂壺的口蓋制作中,可以將生坯做到嚴絲合縫,這主要是得益于紫砂泥料生坯強度夠大。整個壺體造型嚴謹規矩,不會發生扭曲,壺把手粗獷強健,與壺流保持完美比例,且不會使壺口面失圓,能夠制作大口面壺型。
現代朱春華制紫砂龍頭一捆竹壺 無錫博物院藏
(三)可單獨成型
比如清水泥料,不需要增加任何原料,本身就可以塑形。
(四)燒成變形程度低
不管什么紫砂泥料,雖然收縮比存在著不同,且燒成溫度也有差異,但都具有燒成變形程度低的特性。
(五)擁有良好的透氣性
石英團結體內部氣孔和在石英團結體外圍包裹的氣孔分別屬于閉口氣孔和開口氣孔,由于雙重氣孔結構的存在,讓紫砂壺擁有較高的密度和微細氣孔,能夠透氣不透水,吸附力較強。
(六)不會串味
紫砂壺的壺蓋和壺口相對位移公差可以縮小到 0.5 毫米以內,使壺的氣密性大大增加,降低了空氣中霉菌混入茶壺的情況,所以紫砂茶壺能夠長時間保持茶葉的香味,延遲了茶葉變質、無味的時間。
現代朱國強制紫砂半月壺 無錫博物院藏
(七)對冷、熱耐受性好
除了朱泥之外,采用其他紫砂泥料燒制的紫砂茶壺,對驟冷和驟熱有著較高的耐受性,在沖泡沸水之后就算直接加入冷水,也很少有爆裂的情況。紫砂壺作為泡茶注茶的重要茶具,能長時間保持茶葉的色、香、味,能夠在夏天過夜不餿,這都是因為紫砂料的特性,氣孔率高,透氣性好,具有較高的實用性,在茶文化中是不可缺少的部分。
茶文化能流傳千年而不衰絕不僅僅是因為它芳香甘甜的茶水,而是和它背后所蘊藏的歷史文化、人文情懷、美學境界等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因壺適茶,因茶選壺,喝茶講究的就是能夠散發茶湯香氣,體現韻味,而紫砂壺不但在外表上古樸、自然、淳厚,表現出內涵深蘊,與茶相融合,更能產生共鳴。它的創始與興盛,是茶文化演變的結果,同時也是表現茶藝形式、品位、情趣的最佳飲茶器具。
參考文獻:
[1]向峰.淺談紫砂茶器的特點[J].江蘇陶 瓷,2016,49(2):27.
[2]牛英杰.紫砂壺設計中的茶文化底蘊之我見[J]. 福建茶葉,2016,38(3):197-198.
圖片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