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夢影烈士遺物(貳)
徐夢影在無錫農民運動興起之初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作為中共在無錫鄉村地區發展的第一個共產黨員,他創建了無錫第一個基層農民協會——開源鄉農民協會(又稱徐巷俱樂部),為農民運動在無錫的蓬勃發展奠定了基礎。據《無錫獨支報告》記載,1926年4月11日,中共無錫獨支全體同志會議在藝芳學校召開,會議議決與徐夢影接洽,通過散發傳單與公開演講向農民進行革命宣傳。7月4日,國民黨無錫縣黨部成立,徐夢影擔任農民部長,同時,在開源鄉組織農民運動,設立農民俱樂部,并組織水龍會,水龍會有90多名農民組成,另外還設立了一所夜校,而來夜校就讀的“都是農民或者他們的子弟”。徐夢影當選農民部長后,為凝聚無錫的進步力量創造了條件,也使得“農民運動在無錫很有發展的希望”。據同年10月《上海區委關于江蘇農民運動的報告》所稱,其時加入徐巷農民俱樂部的農民達70余人,所設農民夜校有學生20余人,而主持者徐夢影“頗能得一般農民之信仰”。在徐夢影的組織和領導下,徐巷農民掀起了反抗當地工商地主筑路的斗爭,為此得到時任中共中央農委書記的毛澤東的重視和肯定。10月25日,毛澤東在《向導》周報發表的《江浙農民的痛苦及其反抗運動》一文記錄了這次反筑路斗爭,因筑路要“拆毀鎮上房屋,廉價收買過路田畝”,直接損害到農民的切身利益,在農民的反抗之下,最終“允許二百元一畝,新植的桑苗一角錢一株,鎮上房子不拆”。
1927年3月21日,北伐軍進駐無錫,無錫縣行政委員會隨之成立,徐夢影擔任該委員會的教育委員,并積極進行教育改革。四一四反革命事變后,徐夢影帶領開源鄉的農民骨干徐仁泉、鐘荷泉等人秘密轉移上海,繼續從事革命活動。6月13日,徐夢影等6人被國民黨當局逮捕,6月29日,徐被殺害于上海楓林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