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回顧|國慶假期,我與錫博的限定回憶

時間: 2022年10月08日 瀏覽次數: 1621

丹桂飄香迎金秋,滿城最美中國紅。在剛剛過去的十一黃金周里,無錫博物院推出了九場精心策劃組織的文化活動,通過豐富有趣互動參與方式,帶領大家在這個特殊的節日里致敬歷史,增強愛國意識,體驗和傳承傳統文化。在這個國慶節,孩子們和家長在無錫博物院里都收獲了什么呢?接下來就請大家跟隨我們的視頻圖文一起回顧一下吧~

紅色印記——絲網印刷體驗活動

絲網印刷最早起源于中國,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絲網印刷屬于孔版印刷,印刷時通過刮板的擠壓,使油墨通過圖文部分的網孔轉移到承印物上,形成與原稿一樣的圖文。在國慶節當天,無錫博物院舉行了“紅色印記——絲網印刷體驗”活動,邀請大家利用絲網印刷技術為帆布包增色添彩。

社教老師首先為大家講解了絲網印刷的歷史、制作原理、制作方法,并演示了制作過程。同學們在仔細觀察學習后,按照老師的指導親自動手實踐,通過調色、倒墨、刮印、風干等步驟,印刷出一件件精美的作品。“喜迎二十大”、“強富美高”等主題標語被印在了一個個帆布袋上,它們將跟隨人們走遍大街小巷,成為一道道移動的紅色風景線。同學們用專業的手法傳遞美好的愿望,表達共同的心聲,讓絲網印刷藝術與紅色印記來一次親密接觸,在國慶假期中厚植愛國主義情懷,營造濃厚的節日氛圍。

640.png

640.jpg

國風漢韻系列活動之“甲胄演武”

北宋著名學者張載有言曰:“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講道義、重德行、勇擔當,尊崇“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倡導“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底色,綿延至今仍熠熠生輝。古往今來,無數的炎黃子孫滿懷家國大義,敢于擔當,勇于奉獻,讓中華之魂生生不息。

10月1日下午,無錫博物院聯合尋真文化舉辦了國風漢韻系列活動之“甲胄演武”。刀槍劍戟,金戈鐵馬,身披重甲的武士們沖鋒格斗,鐵甲與兵器撞擊發出的金屬聲、盾牌打在甲胄上發出的悶響聲不絕于耳。在活動現場,身著各式古代甲胄的同袍們以情景劇、武術表演、朗誦等豐富精彩的演出形式,再現了無錫縣令王其勤抗倭、岳飛奮勇抗金等歷史愛國典故,向觀眾展現中華兒女的家國情懷。我們在向“最可愛的人”致敬的同時,也號召大家把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家國情懷融入到新時代的奮斗召喚中,不負韶華,砥礪前行。

640 (1).jpg

640 (2).jpg

江山千里——微景觀DIY體驗活動

我們的祖國,領土廣袤博大,山脈建構起大地骨骼,江河奔涌出血脈綿延。在這山川湖海之間,深藏著無數絕美的風景。在你心里,祖國最美的風景是什么呢?是大漠戈壁,還是明山秀水?是雪域高原,還是枕河人家?10月2日的“江山千里——微景觀DIY體驗活動”就邀請大家用手中的畫筆,來描繪心目中最美的祖國。

一座小小的石質盆景假山,成為了孩子們的立體“畫紙”,他們發揮想象,將心目中最美的山河盛景繪于其上。有的再現了王希孟筆下的青綠山水,有的“搬來”了高原之上的巍峨雪山,有的點染出春櫻盡放的云蒸霞蔚……在一筆一畫間,孩子們也將對祖國的熱愛融匯其中,以獨特的方式為祖國母親慶生!

640 (1).png

640 (2).png

印福納吉——雕版印刷體驗活動

雕版印刷是最早在中國出現的印刷形式,有2000余年的歷史,凝聚了中國造紙術、制墨術、雕刻術、摹拓術等幾種傳統工藝,為后來的活字印刷術奠定了基礎,是世界現代印刷術的技術源頭。

10月3日,無錫博物院于一樓大廳舉行“印福納吉——雕版印刷體驗活動”,邀請觀眾們共同體驗了雕版印刷技藝,拓印了一幅幅寓意美好的作品。在社教老師的指導下,大家用刻有生肖、花紋等內容的雕版進行翻印。上墨、覆紙、刷印、起紙、晾干,印刷步驟看似簡單,實則需要足夠的耐心和細心才能制作出線條清晰、著色均勻的作品。觀眾們反復嘗試,壓印出一幅幅吉祥圖案,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現場的熱鬧景象吧!

640 (3).jpg

640 (4).jpg

秋意金蕊——菊花主題衍紙體驗活動

10月4日,國慶小長假過半,我們迎來了重陽節!登高、辭青、佩茱萸、簪菊花,倷伲無錫寧在這天有著自己的儀式感。而無錫博物院的大廳,也給大家帶來了別樣的雙節活動:秋意金蕊——菊花主題衍紙體驗。

衍紙又稱卷紙,發源于十八世紀的英國,它運用卷、捏、拼貼,將一張張平凡的紙條組合成形式多樣的裝飾品。在老師的指導下,大家通過卷、捏、壓、掐的方式,將薄紙條制作各種基礎造型,然后利用這些基礎的造型按照事先設計好的圖紙底版制作出自己想要的作品。瞧,通過卷曲、彎曲、捏壓,一朵朵菊花躍然紙上,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大家以巧手慧心將秋天的美景融于紙上,為家人帶來節日最美好的祝福。

640 (5).jpg

640 (6).jpg

瓷土生輝——宋式茶盞繪制體驗活動

焚香、點茶、掛畫、插畫,這四般雅事是宋代文人的生活日常。尤其是點茶,窮盡風雅,又饒有趣味。宋人點茶不僅講究茶湯要美如“疏星淡月”,所用器物更得是“大美之物”。因此宋代的茶盞不僅具有實用性,更注重美觀,達到了功能與審美的高度統一。

在10月5日的“瓷土生輝——宋式茶盞繪制體驗活動”中,社教老師立足宋代名窯茶盞,解讀各式茶盞上的紋飾密碼,幫助大家了解茶盞的歷史和審美價值。隨后,孩子們拿起畫筆,在茶盞素坯上繪制出天馬星空的圖案,在體會陶瓷藝術魅力的同時,更直觀地感受宋代茶文化的魅力,度過了一個別樣的國慶假期。

640 (3).png

640 (4).png

秋蘭為佩——香包制作體驗活動

香包,一個布與線之間,以針為牽引,相互交纏,相融而生的藝術,有著新、奇、美、真的特點。如果說國畫是紙面上的藝術,那么香包就是布帛上的藝術。香包制作和佩戴史至少可以上溯到戰國時期,屈原《離騷》中有“扈江籬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的詩句,其中江離、辟芷、秋蘭都是香草的名稱。古人認為佩戴香包不僅有裝飾、熏香的作用,也有趨吉辟邪的意義。

國慶長假的第六天,無錫博物院舉辦了“秋蘭為佩——香包制作體驗活動”,帶領大家一起動手,制作一枚薰衣草香包。社教老師們詳細講解了材料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項,并邀請家長從旁協助,小朋友們個個信心滿滿地穿針引線,小心翼翼地填充薰衣草香料。有第一次拿針的, 針腳雖然歪歪扭扭,卻也做得像模像樣;也有心靈手巧的,還用彩珠、五彩繩對自己制作的香包進行了裝飾,不一會兒,一個個散發著清香的小香包就縫制成功了!

小小香包似珍玩,托于掌中,玲瓏可人;似真情,贈與佳人,兩情相悅;似摯友,佩于身上,步步生香……

640 (5).png

翰墨抒懷——書法體驗活動

中國的書法藝術開始于漢字的產生階段,歷史悠久,從甲骨文、金文演變而為小篆、隸書,至東漢、魏、晉的草書、楷書、行書諸體,書法一直散發著獨特的藝術魅力。書法在技法上講究執筆、用筆、點畫、結構、墨法、章法等,與中國傳統繪畫、篆刻關系密切,具有極高的審美意象。

在10月7日上午舉行的“翰墨抒懷——書法體驗活動”中,無錫博物院的社教老師們首先為大家介紹漢字的演變,并展示了正確的毛筆握筆姿勢——“五指執筆法”。在老師的指導下,現場的小書法家們十分投入,凝精聚神地臨摹著王羲之的《蘭亭集序》。“石如飛白木如籀,寫竹還應八法通。若也有人能會此,須知書畫本來同。”孩子們在一筆一畫的臨帖中,感受行書字體優美的線條和提按頓挫的筆法,在書法藝術中溫潤美好心靈,涵養美學意識。

640 (6).png

640 (7).png

國風漢韻系列活動之“合二姓之好”

婚姻自古以來都是人生大事,不同于現代婚禮的白婚紗黑西裝,古人們是怎么辦婚禮的呢?根據《儀禮?士婚禮》記載,一場合乎禮法的婚姻,是由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六項儀式為核心儀節的婚禮儀式組成的,其中最為熱鬧的就是結婚當日的親迎禮了。10月7日下午,無錫博物院聯合尋真漢服社,與大家一起夢回盛唐,欣賞一場精彩的唐制婚禮。

這場儀式感拉滿的唐式婚禮展演復刻了唐代親迎禮的各個環節,包括沃盥禮、卻扇禮、同牢禮、合巹禮、結發禮等等。身著大紅婚服的“新郎”玉樹臨風,青衣紅衫的“新娘”風姿綽約,一顰一笑間再現了唐制婚禮的儀禮之美。除此之外,現場還有漢唐舞蹈、漢服走秀、投壺互動等精彩環節,這場沉浸式的穿越體驗不僅傳承了唐代婚俗,豐富了觀眾們的假期生活,也讓大家感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之美。

640 (8).png

640 (9).png

?2025 無錫博物院版權所有    @武漢數文科技技術支持 訪問總計:4795903 蘇ICP備10207535號
别揉我胸啊嗯上课呢的作文| 亚洲国产成人91精品| 欧美边吃奶边爱边做视频| 免费a级毛片无码免费视频| 2019国产麻豆剧传媒视| 在线看欧美日韩中文字幕| www.99re99| 孪生兄弟3ph尴尬| 一级毛片不收费| 性欧美高清come| 七次郎在线视频精品视频| 成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女人18片免费视频网站| 中文字幕网站在线| 婷婷被公交车猛烈进出视频| 久久99精品久久只有精品| 小sao货赵欢欢的大学生活txt|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宝贝过来趴好张开腿让我看看| 一区二区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国语自产拍天天在线| 一本大道香蕉大vr在线吗视频| 在线观看北条麻妃| 97影院在线午夜| 国产超爽人人爽人人做| 800av我要打飞机|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韩动图| 高清国产美女一级毛片| 国产国产人精品视频69| 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久小说| 国产不卡一卡2卡三卡4卡5卡在线| 草草影院第一页| 国产美女自慰在线观看| 3atv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国产精品国产专区不卡 |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视频一本大道香蕉久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荡公乱妇hd在线播放| 卡一卡二卡三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