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微課:“一鏡知匠心”——銅鏡學習(貳)
唐代手工業非常發達,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銅鏡制造工藝也達到了頂峰。尤其是盛唐時期,更是繁花似錦,美不勝收。
在這個浪漫主義盛行的時代,銅鏡最大的特點就是形制和裝飾技法的多樣化。唐代銅鏡突破了圓形的傳統,創造出各種花式銅鏡,比如葵花形、荷花形、菱花形等等不同形式,銅鏡的觀賞性也因而增強,成為一種高級工藝品。
兩漢時期古樸平實的幾何形紋樣也被更加豐富多彩、靈動生趣的紋飾替代,珍禽瑞獸、奇花異草、神仙人物、山水風景、狩獵、打馬球等等皆可入鏡。小小一面銅鏡,反應了唐代人民豐富多樣的文化生活。
圖|真子飛霜鏡
李唐王室為了提升自己的門第,以老子李耳為先祖,道教因此成為了唐代的國教,道教故事也“走進”了唐代銅鏡之中。例如這面真子飛霜鏡,講述的就是道教仙人玄真子坐在竹林中撫琴,引來鳳凰振翅欲飛的故事。銅鏡下方是一汪水波蕩漾的荷花池,池中長出一片荷葉,上面托著的這只小烏龜巧妙地成為了銅鏡的鏡鈕。這種帶有濃郁道家氣息的圖案不僅反映了唐人對超然忘我的生活方式的追求,也體現了唐代道教思想的流行。
除了傳統鑄造工藝以外,高浮雕、鍍金、金銀平脫、螺鈿和寶石鑲嵌等工藝手段也被匠人們運用在銅鏡的裝飾技法上,使得鏡面紋飾更加華麗活潑。
圖|金銀平脫圖像紋銅鏡
金銀平脫是唐代銅鏡所采用的的一種特殊工藝,指把加工成極薄的金銀飾片用生漆黏貼在鏡背作紋飾的做法,空白處及貼金銀處再染漆數重,然后細加研磨,使得花紋與漆面平齊。唐代金銀制作工藝高度發展,衍生了在銅鏡背面金銀平脫而成的炫目華美紋飾。金銀平脫鏡是唐代貴族的高級定制奢侈品,并非一般老百姓可以享有,皇帝也會將它贈與大臣貴胄。因此,擁有這樣的銅鏡,在唐代也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通過這一期的文博課堂,大家有沒有從這些做工精巧、盡奢其美的銅鏡之中進一步了解古人的精致生活呢?無錫博物院西區一樓“吳風錫韻——無錫城市故事”展廳中也陳列著一批精巧絕倫的漢唐銅鏡,大家感興趣的話可以走進展廳,近距離欣賞銅鏡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