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活動早知道
1、“陌上青青柳色”——清明投壺體驗活動
清明節不僅是傳統的春祭節日,也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它融匯自然節氣與人文風俗為一體,正是郊外踏青春游與行清墓祭的好時段。那你知道清明除了掃墓踏青,古人還會舉辦什么活動嗎?那就是投壺,投壺是士大夫清明時宴飲做的一種投擲游戲,也是一種禮儀,講究三請三讓。玩法是將箭向壺里投,投中多的為勝,負者照規定的杯數喝酒,是不是很想嘗試一下呢。新奇有趣的投壺賽事和豐厚大獎等待你的到來,有獎品當然也有懲罰啦。想不想來體驗一把古人清明節是怎么過的,那就來無錫博物院吧,還有很多漂亮的漢服小姐姐等著你喲。
活動時間:4月5日13:30-15:00
活動地點:無錫博物院一樓大廳
活動人數:未成年人和成年人各50人
參與方式:敬請關注后續報名微信
2、文博課堂:“貨泉溯源”——中國古代紙貨幣體驗活動
紙幣不單是一種貨幣,更是一種特殊的文化載體,充分反映了我國古代一個時期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等,具有較強的歷史價值。本期“文博課堂”內容結合《紙壽千秋,幣有萬種——無錫博物院藏歷代紙幣展》,希望青少年學生可以通過學習,了解到承擔著支付功能和流通功能的貨幣其本身的材質、品相等相關知識以及紙幣背后蘊含的社會背景和文化內涵,讓青少年在學習和體驗中,使沉寂的紙幣“活”起來。
活動時間:2019年4月13日13:30
活動地點:無錫博物院一樓活動室
活動對象:10周歲及以上的未成年人(20名)
參與方式:微信報名,敬請關注后續報名微信
3、藝術課堂:“素手拈花”插花體驗活動
中國人歷來把蘭花看做是高潔典雅的象征,并與“梅、竹、菊”并列,合稱“四君子”。通常以“蘭章”喻詩文之美,以“蘭交”喻友誼之真,也有借蘭來表達純潔的愛情,“氣如蘭兮長不改,心若蘭兮終不移”。蘭花雖沒有醒目的艷態,沒有碩大的花、葉,卻具有質樸文靜、淡雅高潔的氣質。本次無錫博物院恰逢“得天之清——無錫藝蘭文化展”的舉辦,特推出“蘭”系列體驗活動,邀請您在陽光明媚的午后,一起來享受花草的樂趣。
活動時間:4月20日13:30
活動地點:無錫博物院大廳
活動對象:18周歲以上成年人(15名)
參與方式:微信報名,敬請關注后續報名微信
4、科學課堂:“蘭之棲——植物王國探秘”體驗活動
“幽蘭生孤園,眾草共蕪沒。”蘭花常常生長在幽靜的山谷中,經常被稱為“幽蘭”,被歷代文人雅士視為高潔的象征,這與它的生長習性有關。從植物特征方面來看,蘭花屬于蘭科植物,是僅次于菊科的一個大科,有悠久的栽培歷史和眾多的品種。蘭花不僅株形美、花色異、帶清香,更有諸多藥用價值。本次活動依托院內展覽“得天之清”——無錫藝蘭文化展,讓大家了解蘭花的生長習性、品種分類、形態特征等,認識保護蘭花的重要性。此外,更能體驗種植蘭花,學習如何種植、養護蘭花,感受國蘭文化的獨特魅力。
活動時間:4月27日13:30
活動地點:無錫博物院負一樓活動室
活動對象:9周歲及以上未成年人(50名)
參與方式:微信報名,敬請關注后續報名微信
5、科普互動劇場:紙張實驗室
一張紙到底能承受多少的重量,又可以帶給我們多少科學知識。紙張實驗室,帶我們通過紙張承重、穿紙而過、古法造紙、無字天書等實驗,了解物體承重的概念,熟悉古法造紙的流程,增強小朋友對于科學知識的興趣,激發他們對于科學探索的渴望。
表演時間:每周六14:00(4月6日、13日、20日、27日)
表演地點:無錫博物院東負一樓科技會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