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博物院國慶假期開放公告
尊敬的各位觀眾朋友:
2022年國慶節期間(10月1日—10月7日),無錫博物院及下轄各專題館正常開放,開放時間9:00-17:00(16:00停止入館)。
所有觀眾參觀均實行實名制預約,請在無錫博物院官方網站或靈錫APP上進行預約,亦可攜帶身份證現場取票入館。
進入博物館須持72小時核酸陰性證明或24小時采樣證明,并核驗門鈴碼;未持有智能手機的未成年人及老年人請主動出示隨身攜帶的“個人門鈴碼”,由工作人員反向掃碼,核驗信息,核驗結果顯示正常方可進入。
觀眾參觀必須全程科學佩戴口罩并配合體溫檢測,體溫異常者(體溫達到或超過37.3度以上的)或出現咳嗽、氣促等身體不適癥狀者謝絕入館。排隊入場及參觀過程中請自覺與他人保持1.5米以上的安全距離,服從現場工作人員的管理,分散參觀,不扎堆聚集。
提前祝大家節日快樂!
精 彩 展 覽
1.來試人間第二泉——惠山茶會人文主題特展
無錫泉茶文化底蘊深厚。自茶圣陸羽評定惠山石泉為天下第二泉后,這里就成為歷代文人墨客登臨汲泉、品茶論道的向往勝地。展覽共分四部分,以“惠山茶會”為主要敘述對象,從人文地理學出發,深挖無錫博物院館藏資源,同時聯合故宮博物院、南京博物院、首都博物館、福建博物院等全國十余家知名博物館,總計近一百二十件展品,聯袂講述惠山茶會的前世今生,向公眾傳遞文人雅士極具風雅韻味的生活美學,展現無錫泉茶文化蘊含的審美逸趣和人文價值,向即將召開的黨的二十大隆重獻禮。
時間:2022.9.28
地點:無錫博物院西區負一層展廳
2.云山柳岸——書畫中的江南風物特展
展覽從無錫博物院院藏中國歷代書畫入手,以近60件/套書畫作品,彰顯江南文化底蘊,呈現江南文脈傳承。在展覽中,觀眾朋友能于書畫中得見江南景觀、江南風物、江南流派,欣賞江南藝術,品味江南文化。
時間:2022.9.14
地點:無錫博物院中區三層展廳
3.象心以澂源——紀念周培源先生誕辰120周年特展
周培源(1902-1993),杰出的科學家、教育家以及著名的書畫鑒藏家,是我國近代力學奠基人和理論物理奠基人之一,曾先后擔任九三學社中央主席、全國政協副主席等眾多政治職務。周培源教授與夫人王蒂澂女士自上世紀50年代即雅好古代法書繪畫的收藏,在科研政務之暇,歷近40載披沙揀金之力,庋藏了一大批精湛的古代書畫藝術品,并于1988年將珍藏的百余件珍貴作品無償捐贈予家鄉,以思源桑梓的家國情懷融于無錫千年文脈傳承。
時間:2022.8.19-2023.2.26
地點:無錫博物院中區四層展廳
4.奢華之美——明·金絲發罩特展
金銀器是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重要載體,它不僅具有經濟價值,更蘊含著藝術上的審美價值。此次展覽中的明代金絲發罩,以極細密的金絲編織而成,工藝精細復雜,形似輕薄的紗冠,整體清雅秀麗,卻又顯得貴氣十足。希望通過此展覽,能夠讓廣大觀眾近距離觀賞到明代金銀首飾之佳作,感受明代精湛的工藝及獨特的審美風尚。
時間:2022.7.26-2022.10.8
地點:無錫博物院1號展廳
5.石之天成——壽山石雕刻展
壽山石雕刻始于南北朝,距今已有1500余年歷史,歷經隋唐、五代、宋、元、明而不衰,清康乾時尤為鼎盛,且名家輩出。2006年福州壽山石雕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成為中國工藝美術最為璀璨的藝術瑰寶之一。本展覽遴選出壽山石精品佳作近百件,品種涵蓋了田黃石、芙蓉石、峨眉石等,題材包括人物、山水、奇花異卉、飛禽走獸等,其中不乏周寶庭、林壽煁、林元康等大師級工藝美術師的精品之作,還有部分中青年優秀雕刻家的力作,充分展示了壽山石雕刻的精湛技藝與文化傳承,讓觀眾從歷史之中感受壽山石之文化內涵與藝術魅力。
時間:2022.6.17-2022.10.9
地點:無錫博物院西區二層臨展廳
精 彩 活 動
1.我們的節日:紅色印記——絲網印刷體驗活動
活動時間:10月1日 9:30
2.國風漢韻系列活動之“甲胄演武”
活動時間:10月1日 14:00
參與方式:現場參與
3.我們的節日:江山千里——微景觀DIY體驗活動
活動時間:10月2日 13:30
4.我們的節日:印福納吉——雕版印刷體驗活動
活動時間:10月3日 13:30
參與方式:現場參與
5.我們的節日:秋意金蕊——菊花主題衍紙體驗活動
活動時間:10月4日 13:30
6.我們的節日:瓷土生輝——宋式茶盞繪制體驗活動
活動時間:10月5日 13:30
7.我們的節日:秋蘭為佩——香包制作體驗活動
活動時間:10月6日 13:30
8.我們的節日:翰墨抒懷——書法體驗活動
活動時間:10月7日 9:30
9.國風漢韻系列活動之“合二姓之好”
活動時間:10月7日 14:00
活動對象:社會公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