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山茶會人文主題特展國際學術研討會”在錫舉行
11月12日,由無錫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主辦、無錫博物院承辦的“惠山茶會人文主題特展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江蘇無錫舉行。
這是一場傳承江南文脈、弘揚中國茶文化的高水準學術盛會。應邀出席本次研討會的專家、學者約40人,包括江蘇省文化和旅游廳省文物局博物館處處長車寧,蘇州大學藝術學院教授毛秋瑾,江南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張春梅,江蘇省美術館副館長陳同樂,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員朱萬章,天津大學建筑學院教授劉庭風,中國美術學院現代書法研究中心研究員許力,浙江農林大學茶學與茶文化學院研究員關劍平,武漢大學茶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宋時磊,成都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二級調研員劉禎貴,新華社中國證券報編委、高級編輯張德斌,日本東海大學熊本校舍文理融合學部教授顧雯,以及遠在法國的西南民族大學副研究員肖坤冰等來自各大高校、文博單位、茶類行業協會的專家學者、茶文化愛好者。無錫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副局長柳永紅以及無錫博物院黨總支書記肖煒等主辦方領導出席會議。因疫情防控需求,研討會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形式舉行。
本次研討會圍繞以惠山茶會為代表的中國茶文化展開研討,自征稿啟事發布以來,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和大力支持。截止9月底,共收到參評論文55篇。經評審委員會嚴格評選,最終確定36篇論文入選。研討會上,論文入選代表分別作了主旨發言,現場討論氣氛熱烈,精彩紛呈,或概述明清惠山茶會的歷史形成發展,或分析與惠山茶事相關的書畫和文學作品,或研究中國傳統茶藝與茶道精神,或探討世界背景下的中國茶文化的傳播發展。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無錫是江南茶文化重鎮,自茶圣陸羽評定無錫惠山石泉為“天下第二泉”后,泉茶文化自此興盛。千百年來,無數文人名士齊聚于此,登臨試泉、品茗論道,形成集茶詩、茶文、茶畫、茶書等于一體的茶事大觀。
無錫博物院以惠山茶會為依托展開這場專家云集的學術盛會,既具有極高的史學研究價值,也有重要的文化傳承意義。佳泉配佳茗,墨香共茶香,惠山泉茶文化是涵養無錫地方歷史人文底蘊的重要源泉,是江南文化乃至中華文化中的一道獨特風景。
此次國際研討會的舉辦,通過對以惠山茶會為代表的中國茶文化的深入研討,配合無錫博物院“來試人間第二泉——惠山茶會人文主題特展”,讓更多的人了解惠山茶事,必將進一步推動無錫地方文化史的研究、無錫特色文化遺產的活化利用,對于凝練無錫城市文化品牌、傳承江南文脈具有重要意義,是無錫博物院講好中國茶故事、傳播中國茶文化的又一次積極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