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一喦丨舟出太湖行萬里
無錫博物院作為國內典藏錢松喦作品數量最多、體系最為完備的收藏機構,《江南一喦——紀念錢松喦誕辰120周年特展》已經于錫博盛大開幕。本次展覽展出了數十件錢松喦先生的代表之作,其中大部分為先生藝術成熟期的精品力作,而錢老正是源于“舟出太湖行萬里”的寫生促使藝術風貌漸入佳境。
上世紀60年代初,錢松喦與江蘇省國畫院眾人一同舟出太湖進行“兩萬三千里”的壯游,錢老日后回憶起這次萬里行,曾滿懷驕傲的說“我們過中原,探龍門,攀華山,謁延安圣地,看西安碑林;越秦嶺,登峨眉,嘉陵怒濤,巫山云雨,盡收眼底;出三峽,入洞庭,沐湘江風雨,瞻仰領袖故居。最后到嶺南,在從化溫泉休息,整理畫稿,滿載而歸”,其激動之情溢于言表。正是歷經此次壯游,錢松喦飽覽祖國的大好河山和社會主義建設,真切感受到理念技法上的“百花齊放”與“推陳出新”互為因果,做到創作題材內容新、表現方法新、構成風格新,實現了個人藝術風貌、江南文脈精神與家國擔當的使命追求相統一。
下面為觀眾介紹本次展出的幾件錢松喦舟出太湖“兩萬三千里”壯游之后書寫祖國新河山作品,讓各位觀眾較為全面的了解錢老藝術成熟期的繪畫成就,感受先生深厚的傳統功力、豪邁的革新勇氣以及崇高深沉的家國情懷。
錢松喦1960年6月在北京參加全國文教群英會時與傅抱石、歐陽惠林、陳之佛在人民大會堂前合影
錢松喦常用印:祖國河山 山河壯麗
韶山春曉 紙本設色 縱54厘米 橫34厘米 1962年
韶山春曉是錢松喦以革命圣地韶山為題材創作的一件經典作品,圖中青山遠岫,山花爛漫,毛主席故居籠罩在一片絢爛的景色之中。整件作品感情內蘊,含蓄典雅而不外露,意境深沉而廣闊,工整絢麗的特色充分體現了錢老這一時期山水畫的特點。
愛晚亭 紙本設色 縱47厘米 橫33厘米 20世紀70年代
愛晚亭為錢松喦經典之作,畫中楓葉流丹,山林盡染,層層疊疊直凌碧霄的楓林燦若云霞。整體畫面虛虛實實,主體愛晚亭林中還現,使畫面飄逸空靈、明潔疏朗。愛晚亭與楓林竦竦欲動、凌空欲飛之感,不禁讓人想起唐代大詩人杜牧“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的經典詩句。
錢松喦70年代初指導學員寫生
塔山永峙延水長流 紙本設色 縱47厘米 橫34厘米 1978年
此作為錢松喦社會主義革命題材的代表作,畫面山石巍然聳立,極具體量之感。山巔寶塔接天,山下延水穿過石橋奔流而瀉,境界蒼茫宏大。短而粗的顫筆和焦墨褐筆使筆墨本身的形式美感得到進一步加強,整幅作品蒼厚凝重,老辣紛披,力挺萬鈞,體現錢老這一時期作品的主要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