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互聯網大會,遇見無錫博物院!
2025年9月16日,2025世界互聯網大會文化遺產數字化精品展在西安啟幕。全球近百項文化遺產數字化成果集中亮相,我院申報的“春秋吳王僚劍修復保護與數字化展示”項目成功入選,向50余個國家和地區及9個國際組織約800名嘉賓精彩呈現“錫博方案”。
2025年世界互聯網大會文化產數字化論壇
“春秋吳王僚劍修復保護與數字化展示”項目宣傳視頻
作為2025年世界互聯網大會文化產數字化論壇的配套活動,2025年世界互聯網大會文化遺產數字化精品展系統呈現古籍、文物、古建遺址和非遺等領域文化遺產保護和數字化傳承的創新成果,讓千年文明在數字技術的賦能下煥發新生。
2025世界互聯網大會文化遺產數字化精品展
近年來,VR、AI、數字孿生等新技術的不斷發展,推動文化遺產保護模式從“靜態留存”轉向“動態創新”。無錫博物院以“小切口”探索文物數字化應用新模式,以“小投入”取得文物數字化傳播新突破;將原本藏在博物館庫房里的文化遺產,變成可感、可觸、可親近的生動文化體驗場景。
春秋吳王僚劍修復保護與數字化展示
一、科學保護
為了更好的保護文物,應用X-CT設備、XRF-XRD聯用分析系統、光學顯微鏡對春秋吳王僚劍的保存狀況、內部連接結構、表面成分、表面銘文制作痕跡等進行了無損分析。并通過對檢測數據的深度分析指導文物的科學修復,為文物鑒定提供數據支撐。
展覽受到嘉賓關注
二、數字應用
建立文物三維數字檔案,實現“三維展示+實體保護”雙重模式,推出1000份“春秋吳王僚劍”數字藏品。策劃舉辦“風云三尺——春秋吳王僚劍特展”,讓“數字成果”與文物進行對話,在展覽中為觀眾提供數字化與交互式體驗。
嘉賓參與體驗
三、國際傳播
加強文物保護利用與數字化展覽展示的綜合性研究,“Display and utilization of X-ray computed tomography data from the Sword of Liao, King of Wu” 論文入選國際博協藏品保護委員會第20屆大會論文征集活動,實現文物保護與數字化研究成果的國際性傳播。

展覽相關研究成果
四、互動體驗
延伸數字化成果的“內容 形式”雙鏈條服務:展出春秋吳王僚劍3D打印品與CT燈箱,觀眾可化身“文物醫生”上手拼合、診斷病害。

春秋吳王僚劍CT燈箱
此外,借助本次國際盛會,向全球頂級文博機構學習文物數字化建設經驗,我院與德國德累斯頓國家藝術收藏館同行深度交流,為后續文物數字修復與人才互訪奠定合作基礎。


我院工作人員與德國德累斯頓國家藝術收藏館互贈紀念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