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級榮譽!“茂新面粉廠舊址活化利用”入選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關于建設文化強國、推進新型工業化的戰略部署,用好紅色資源,賡續紅色血脈,講好共和國工業發展的故事,傳承弘揚工業文化和工業精神,以實際行動迎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國家文物局、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開展“共和國印記——工業之光耀中華”主題活動。2024年12月3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國家文物局 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公布“共和國印記”見證物和工業遺產保護利用典型案例名單的通知》,“茂新面粉廠舊址活化利用”入選工業遺產保護利用典型案例。
茂新面粉廠(原名保興面粉廠),始建于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是由榮宗敬、榮德生兄弟創辦的中國民族工商業最早的企業之一,是無錫第一家機制面粉廠,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工業遺產。目前保存的麥倉、制粉車間、粉庫及辦公樓等均為二十世紀四十年代的建筑,這些廠房和設備可以完整地展示面粉生產的流程,代表著當時中國面粉生產的先進水平。
茂新面粉廠舊址外景
2006年4月,在無錫召開了中國第一屆工業遺產保護論壇,并通過了中國工業遺產保護具有憲章性的首部文件——《無錫建議》,第一次在中國單獨提出了工業遺產保護的理念。伴隨著城市發展,無錫對工業遺產的保護與改造再利用從未停止。茂新面粉廠舊址改建為無錫中國民族工商業博物館后,在做好日常運營管理的同時,十分注重工業遺產的保護,并通過創新工業遺產活化利用模式,發掘利用工業遺產蘊含的文化、精神等深層次價值,不斷完善收藏、保護、研究、展示和教育功能。
博物館里的兒童市集——無錫工商文化研學活動
一、傳承無錫工商文化,發揮工業遺產價值
無錫作為中國民族工商業的發祥地之一,留存了各類中國民族工商業文物資料。茂新面粉廠舊址(無錫中國民族工商業博物館)依托無錫博物院藏各類中國民族工商業文物資料,不斷加強館藏民族工商業文物研究,更好利用國家工業遺產資源,體現工業遺產的歷史價值和時代價值,使其成為宣傳無錫工商文化的重要陣地和窗口。2008年至今,先后獲得“江蘇省博物館優秀陳列展覽評選(2006~2007)陳列展覽精品獎”、“江蘇最美運河地標”、“江蘇省社科普及基地”、“2021年度江蘇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間打造對象”等諸項榮譽。
港澳青年看祖國——“江蘇高校參訪團”參訪交流活動
二、加強維護保養修繕,延續工業遺產生命
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工業遺產,2018年3月茂新面粉廠舊址向國家文物局申報修繕保養方案,用于本體建筑及老機器設備的整體維護保養。根據國家文物局相關要求,由具備古建筑設計甲級資質的單位編制茂新面粉廠舊址維護保養方案,2018年6月底方案完成報國家文物局,獲批經費300萬元;2019年開始實施修繕工程,2020年6月完工。
茂新面粉廠舊址外景
茂新面粉廠舊址修繕工程,通過對茂新面粉廠舊址歷史沿革、價值特色及特征載體進行研究分析,結合大運河文化帶重點建設項目,對整體工程對象進行實地踏勘測繪及殘損評估。實施了茂新面粉廠舊址廠房建筑及老辦公樓建筑本體維修,老機器設備的維護保養,并對廠房B區六樓閑置空間進行充分整修利用,維修建筑面積共約7300平米。
三、推動場館多元運營,展現工業遺產新貌
茂新面粉廠舊址作為工業文化的重要載體,承載著無錫城市的歷史記憶和文化積淀,我們通過“博物館”向公眾提供公益文化服務,在保護工業遺產的同時打造文化地標,真正實現保護和利用相結合,在實踐中傳承工業文化,弘揚工業精神。
桑蠶絲語——無錫工商文化研學營
在活化利用工業遺產的過程中,通過開發具有生產流程體驗、歷史人文與科普教育、特色產品推廣等功能的研學活動,將原來的廠房變身為文藝創作、黨建學習、團建活動、青少年教育的優良場所,讓老遺址煥發新活力。
無錫工商文化研學活動
努力拓展茂新面粉廠以及博物館功能,更好利用社會力量,在加強博物館與社區的聯動過程中,不斷探索工業遺產綜合利用方式的方法和路徑。例如,讓NPC融入市民參觀,全息呈現“巨子青春”;把劇情與博物館展覽相結合,融合劇本殺元素打造沉浸式實景劇《榮歸》。
《榮歸》沉浸式實景劇演出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