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展細讀|“問鼎中原”——春秋王子午鼎
時間: 2023年03月10日 瀏覽次數:
4072
鼎與“禮”的關系頗為密切。青銅鼎的出現傳說與中國歷史上一位鼎鼎大名的人物有關,這個人就是治水有功,并且開創了夏朝的禹。據《左傳》記載:“大禹劃分天下為九州,并用九州州牧進貢的銅料鑄造九鼎,一鼎象征一州”,于是“九州”就成為了中國的代名詞,九鼎也成了王權至高無上、國家統一昌盛的象征。
在祭祀過程中,簋與鼎往往配套使用。一般鼎以奇數出現,簋以偶數出現。天子使用九鼎八簋,諸侯使用七鼎六簋,以此類推。
春秋王子午鼎 河南博物院藏
王子午鼎,高62、口徑62厘米,南陽淅川下寺楚墓出土
出土于長江流域的王子午鼎,是南方楚國的鼎。
春秋時期,野心勃勃的楚莊王曾向周定王詢問九鼎的重量,留下了“問鼎中原”的成語故事,也表明了鼎在古代社會中的特殊地位——象征國家和王權的重要禮器。
“王”指的就是我們剛剛提到問鼎中原的楚莊王,“子午”指他的兒子午(又名子庚)。王子午鼎采用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鑄造工藝——失蠟法,各個部件分別鑄造,最后采用焊接技術組合到一起。王子午鼎的內里有80多字的鳥蟲篆銘文,是世界上最早的美術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