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展預(yù)告|元趙孟頫臨《蘭亭序》真跡,即將展出!
無錫博物院是全國較大藏畫館之一,書畫藏品量多質(zhì)精,其中有這么一件精品,自2008年開館至今僅在院本部展出1次,巡展2次,借展1次。2023年借展至成都博物館“漢字中國——方正之間的中華文明”展,引發(fā)觀展轟動,不少觀眾排隊2小時也只為一睹其真跡——這就是元趙孟頫行書臨蘭亭序卷!
當時小編就收到眾多呼吁(質(zhì)問),
家門口什么時候安排?!
念念不忘,必有回響,這不就來了!
6月28日
“藝術(shù)長存 湖山生色——周懷民捐贈40周年紀念展”
即將展出
元趙孟頫行書臨蘭亭序卷即是其中的重點展品之一
趙孟頫行書臨蘭亭序卷 無錫博物院藏
紙本。縱24.5厘米,橫65.5厘米。
國家一級文物藏品
為何大家如此鐘愛趙孟頫的臨蘭亭序卷!
今天我們就從頭捋一捋。
東晉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王羲之與謝安、孫綽等41位友人在浙江紹興蘭亭“修禊”,會上各人作詩,王羲之為他們的詩集作序,這篇序文的手稿就是千古傳頌的《蘭亭序》。蘭亭序名氣有多大?“古今善書者必以王右軍為稱首,右軍諸帖,當以《蘭亭修禊序》為第一”,妥妥的“天下第一行書”。唐太宗之后,《蘭亭序》真跡亡佚,各種形式的《蘭亭序》復(fù)制品便顯得彌足珍貴,尤以唐代臨摹本和石刻拓本最為難得,而石刻中則以定武本為諸刻之冠。趙孟頫一生對各本《蘭亭序》收藏、品鑒和學習不遺余力,并從中找到了屬于自己師法晉唐的道路,成功地開創(chuàng)有元一代復(fù)古書風。
錫博本趙孟頫行書《臨蘭亭序卷》對比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的趙孟頫行書《臨定武蘭亭序卷》(絹本,縱27.4厘米、橫102厘米),其整體面貌極為相似,推斷其臨摹母本屬于“定武本”系列。其上的收藏印章多達70余枚,不僅見證了此件墨寶歷代受人珍視的程度,也清晰地記錄了它的流傳過程。
20世紀50年代,這件作品到了周懷民(1907-1996)手中,1984年12月,周懷民先生將此件在內(nèi)自己畢生收藏的古代和近當代名家書畫及自己創(chuàng)作的精品力作共120余件全部捐獻給家鄉(xiāng)的無錫市博物館(今無錫博物院)。
1984年,無錫市人民政府舉辦周懷民捐獻古畫表彰授獎大會
2024年正值周懷民先生捐贈40周年之際,
無錫博物院特舉辦
“藝術(shù)長存 湖山生色——周懷民捐贈40周年紀念展”,
不僅展出此件趙孟頫行書臨蘭亭序卷,
還有沈周、藍瑛、陳洪綬、董其昌、文徵明等
多位古代書畫大家的墨寶,
以及周懷民先生本人作品、
名家賀作、當代名家作品等,
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