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博物院成立
無錫建設文化大市、和諧文化的又一舉措---無錫博物院在金秋10月15日正式揭牌成立。無錫博物院由原無錫革命陳列館、無錫博物館、無錫市科普館“三館合一”組建而成,同時掛“無錫革命陳列館”、“無錫科技館”牌子,實行三塊牌子、一套班子,隸屬于無錫市文化藝術管理中心,接受市文化局、市史志辦和市科協的業務指導。
作為無錫市社會事業重點建設工程,無錫革命陳列館、博物館、科技館“三館合建”工程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社會各界以及廣大市民對于這座展現無錫山水文化名城和凸現文化、科技大市風采的標志性建筑也給予了廣泛的關注。近日,市委、市政府從深化我市社會事業改革的高度出發,決定實行“三館合一”,組建“無錫博物院”,從而進一步推進“政事分開”、“管辦分離”改革,實施“統一管理”,實現“資源共享”,達到功能互補、減少運行成本、提高服務效能的目的。由“三館合建”到“三館合一”,是建設文化大市、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的必然選擇,也是無錫構建功能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必然趨勢。實行“三館合一”,有利于實現“政事分開”、推進“管辦分離”;有利于實現功能互補、資源共享,提升社會服務效能;有利于實施統一管理、降低成本,提升管理運行效率。
“三館合一”建設堅持“科學布局、整體融合、體現特色、發揮效能”的原則,始終把握建設公益性文化設施項目的宗旨,在確保充分、圓滿地呈現“三館”原有主要功能的基礎上,進行空間整合、設施整合、內容整合和布局整合,做到統一布局、流線合理、塊面清晰、分合有致,形成共性設施相對集中、共享空間合理貫通的格局,努力體現“三館合一”由“形合”到“意合”和“神合”,著力構建綜合性與專題性有機結合的地方綜合博物院形態,從而實現“國內一流、省內領先、無錫標志”的建設目標。 新建的無錫博物院,位于太湖廣場中央,建筑面積共6.7萬平方米,建設規模是目前全國同類城市之最,是無錫市單體面積、體量最大的城市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無錫博物院的基本功能是集地方綜合性歷史、藝術、科技展示為一體,通過對有關革命、歷史、藝術、科學、技術等方面的文物或標本的收集、保管、研究、陳列和展覽,成為無錫市民特別是廣大青少年學習革命歷史、獲取歷史知識、提高科學素質、培育愛國情感的“第二課堂”。
出席成立儀式的有:無錫市市長毛小平、市委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立人、副市長談學明、副市長麻建國,以及市文化局、市文聯、市社科聯、市科技局、市史志辦、市重點辦等有關方面的領導,原無錫博物館、無錫革命陳列館、無錫科技館的全體職工。王立人部長在儀式上作重要講話,市文化藝術管理中心書記、主任夏曉春、無錫博物院院長黃浩然等也在儀式上講了話。
最后,毛小平、談學明為無錫博物院揭牌。至此,無錫博物院正式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