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知旅】暑期打卡錫博 贏官方“達人”稱號!
為了激發全民主動傳播博物館文化的熱情,由江蘇省文化和旅游廳、江蘇省文物局主辦的“博物知旅達人”招募評選活動即日起正式開始。無錫博物院積極響應,認真做好“博物知旅”主題活動季系列活動,有序推進暑期活動的火熱開展,助力參與觀眾贏取“博物知旅達人”的官方稱號。
參與對象
廣大市民朋友
特別是自媒體達人、大中小學生
活動參與方式
Step1:走進錫博,舉起鏡頭,以文字、圖片、短視頻等各種方式,以自己的角度,拍出博物館的精彩一面,解讀博物館的獨特魅力;
Step2:登錄新浪微博發布個人作品,帶上話題#博物知旅##走進文博無錫#并@水韻江蘇@無錫市文廣旅游局@無錫博物院官方賬號。其他參與渠道包括但不局限于抖音、B站、小紅書等,帶上話題#博物知旅##走進文博無錫#即可;
Step3:掃描下方活動二維碼,進入報名界面,根據要求完成信息填寫,即可參加“博物知旅達人”的活動評選。
活動獎勵
1、凡是帶上話題#博物知旅##走進文博無錫#并@水韻江蘇@無錫市文廣旅游局@無錫博物院官方賬號的作品,錫博工作人員會隨機抽取若干名幸運參賽觀眾獲得無錫博物院精美文創禮品一份。
2、本次活動主辦方江蘇省文旅廳將評選出“博物知旅達人”100名,其中“博物知旅青少年組”60名、“博物知旅成年組”40名。入選者將獲得“博物知旅達人體驗卡”,深度感受文博的力量,優秀作品還有可能登上江蘇省文化和旅游廳在“水韻江蘇有你會更美”公眾微信號和強國號上開設的專欄。
精彩活動等您來
“博物知旅達人”評選So easy
01“雛鷹小隊”系列研學實踐活動
“雛鷹小隊”是無錫博物院七彩假日的品牌活動,有“活字墨譜”、“泥塑雅韻”、“瓷土生輝”、絲網印刷、植物扎染等主題,以文化講解、浸潤式的活動體驗等內容,讓青少年學生對活字印刷、惠山泥人、陶瓷藝術的歷史和發展有著深刻的了解,提升自我的審美情趣與創造力,加深年輕一代對傳統歷史文化的尊敬和敬仰。
02“銅”話故事會系列研學課程
青銅是人類歷史上的一項偉大發明,是世界冶金鑄造史上最早的合金。(紅銅加入錫、鉛,成為一種新的合金,這種合金歷經幾千年的化學反應,其表面出現一層青灰色的銹,所以今人謂之“青銅”。)本系列課程包括有“饕餮盛宴”、“酒以成禮”、“卷甲韜戈”以及“制禮作樂”,分別從食器、酒器、兵器以及樂器四個角度為同學們展開闡釋,讓大家了解商周時期的“國之大事”及先人們的生活百態。
03“尋找你的聲音——小小文物代言人”活動
活動以培養青少年學生“講述文物的故事、成為文物的‘代言人’”為主旨,通過為期4天的綜合集訓,集訓內容包括有歷史人文、講解禮儀、播音訓練、最終考核以及童聲錄制,從而提高學生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儀表儀態等素養。本次活動不僅依靠我院藏品及場館優勢,更充分調動我院人力資源優勢,由專業星級講解員化身導師,對學生進行小班制精心培訓,最終將擇優選取前10強成為無錫博物院語音導覽兒童版的特邀配音員,獲得“十佳最美童聲”稱號,聲音將永存博物館。
04“吳地文明”系列AR課程
“吳地文明”系列AR課程運用了AR增強現實技術,選取館藏文物,將一些較難理解的文物知識借助科技直觀地呈現在學生面前,給學生帶來沉浸式的學習體驗,使文物在學生面前“活”起來。12期課程有趣生動,“春風一杯酒”讓同學們坐上AR的“時光機”,一窺元代江南人家的富庶生活;“王者榮耀”則展示了兩千多年的吳王僚劍,帶領同學們探尋王者之劍背后的故事......
05“行走”系列研學旅行
所謂“行之察之,行之思之,百聞不如一見。”無錫博物院發揮資源優勢,經過專業研學團隊策劃,現有“江南古橋”、“文人雅事”、“運河尋蹤”、“倪迂之境”、“泥塑雅韻”以及“映月之聲”六個市內研學路線。研學旅行的開展主要有“研學”和“游覽”組成,所有線路均以無錫博物院為起點,以院藏文物、地方文旅資源為“學”的線索,通過帶領大家尋找文物的足跡、講述文物背后的歷史與故事,讓“學”走近自然,讓“游”回歸知識,不同路線對應特色的體驗項目。
清涼一夏,8月份錫博將繼續放送三大課堂、“雛鷹小隊”系列研學實踐活動、“吳地文明”系列AR課程等你來~快上傳你的#博物知旅#,贏官方“達人”稱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