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里過暑假|雛鷹小隊研學實踐活動
炎炎夏日,酷暑難耐,但依舊阻止不了小伙伴們來博物館的熱情?!半r鷹小隊”研學實踐活動是暑期檔的熱推項目,活動涵蓋拓印、陶藝、彩繪泥人等頗受歡迎的內容,同學們在動手中體會到太多太多的樂趣。我們?yōu)楦黜椈顒又贫穗y度表,一起來看看吧。
課程一:活字墨譜
印刷術是我國四大發(fā)明之一,是人類史上的創(chuàng)舉,而銅活字印刷術又以無錫人最為擅長,明代時期的銅活字印刷在富庶的無錫得到發(fā)展且享譽世界,直至近日,無錫依然是我國著名的印刷之鄉(xiāng)??此坪唵蔚幕钭钟∷?,其實做起來真不簡單,墨和水的控制才是取勝的關鍵。
課程二:泥塑雅韻
惠山泥人2006年入選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是名副其實的無錫傳統(tǒng)文化的象征,更是中國傳統(tǒng)手工藝的杰出代表?;顒右劳性簝瘸TO展覽《泥塑雅韻——惠山泥人藝術展》,向大家介紹泥塑的淵源、惠山泥人的原料、彩繪特征和制作流程等等,讓更多的青少年了解泥人藝術創(chuàng)作,真正理解傳統(tǒng)文化精髓。
課程三:瓷土生輝
無錫豐富的陶土資源為陶藝的發(fā)展提供了殷實的基礎。在“瓷土生輝”課堂上,孩子們了解到了陶瓷的造型藝術和從遠古到近代發(fā)展歷程,主要從上釉、上彩、燒制等制作工藝為切入點,加上釉下彩彩繪體驗,讓同學們了解到從粉感的素胚到光滑瓷器的工藝過程。同學們的繪畫創(chuàng)意令小編嘖嘖稱奇,不禁感慨是歲月限制了小編的想象力。通過這個活動,同學們紛紛表示會去重新審視生活中常見瓷碗瓷碟呢。
課程四:紫砂一壺百味生
紫砂壺是茶文化發(fā)展到巔峰時藝術和實用的完美結合。真正意義上的紫砂壺制作始于明朝正德年間,經歷了近五百年的傳承和發(fā)展,可以說是一門精湛的手藝活。通過對紫砂泥的拍打、壓模、修整,看似簡單的紫砂器具其實需要相當?shù)哪托暮腕w力去造就。在我們的活動中,為了照顧到各個年齡層的同學,社教老師開發(fā)了適應中低年級同學的茶寵制作教學以及難度進階的茶杯和茶壺制作教學,技術指數(shù)滿分!
課程五:筆墨天工
中國畫有著悠久的傳統(tǒng),創(chuàng)造出了輝煌燦爛的藝術成就,與西方的油畫、素描相比,它具有獨特的審美意趣和造型方式。對于初次接觸中國畫的同學們來說,可能不是很好理解,于是我們就從筆墨紙硯講起,結合院藏書畫作品,多角度分析作品,為同學們示范基本技法。俗話說,“師傅領進門,修行看個人?!蓖瑢W們在這個課程中,提高自己的審美能力并付諸于實踐,創(chuàng)作出一幅幅獨具風格的中國畫。
2020年暑期雛鷹小隊系列活動就告一段落了
感謝各位粉絲們的關注
更多活動請關注無錫博物院微信公眾號
歡迎報名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