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回顧|五一新花Young
春風輕拂,萬物蘇醒
春意盈盈,生機勃勃
五一假期,無錫博物院化身文化驛站,以“全天候文化盛宴”點亮假日時光。特展里的藝術脈絡、親子手工的溫情互動、魔術互動間的歡歌笑語、弦樂現場的悠揚韻律,共同編織成五天沉浸式的文化體驗。無論是日間穿梭于歷史光影,還是夜晚沉浸于創意工坊,觀眾皆在古今交融中,收獲了充滿人文溫度的假日記憶。以下,讓我們一同回顧這段充實而難忘的文化時光。
一、“約繪”·穆夏:與大師對話
在“繁花與繆斯:阿爾豐斯·穆夏的世紀綺夢”展覽期間,我院精心策劃了兩場主題藝術活動,為觀眾搭建起與藝術大師對話的創意橋梁。5月1日,首場 “約繪”?穆夏 妙筆生花活動開啟。活動伊始,參與者們跟隨講解員前往展廳參觀,深入了解穆夏的藝術特征。講解結束,大家移步至活動現場,拿起畫筆,在復刻線稿上揮灑創意,用現代色彩賦予線稿全新的生命。眾人自由調配色彩,沉浸式感受穆夏的藝術世界與新藝術運動的浪漫氛圍。
5月2日,“約繪”?穆夏 夜畫浮光活動開啟光影詩篇。講解員以生動的講解,帶領體驗者認識穆夏藝術的精妙之處,尤其是獨特的線條與色彩運用。創作環節中,參與者們以金線勾勒穆夏式藤蔓,用琺瑯彩點染出拜占庭風格的瑰麗穹頂。當親手創作的玻璃片與暖黃燈光相遇,新藝術運動的曲線在光暈中流淌,化作了可捧在手心的星辰。這場將傳統技藝與現代美學完美結合的體驗,讓穆夏筆下的浮世華美真正融入現實生活。在此刻“藝術即生活”得到了最生動的注解。
二、非遺漫游:指尖上的千年浪漫
1.蝶影斑斕——光影蝴蝶制作體驗
光與影,是大自然賜予的奇妙禮物。5月1日,無錫博物院舉辦的“蝶影斑斕 ——光影蝴蝶制作體驗”活動備受矚目。活動現場摒棄傳統剪紙,采用彩色玻璃紙,帶來全新體驗。在社教老師悉心指導下,孩子們與家長默契協作,制作出獨一無二的蝴蝶翅膀。孩子們眼中閃爍光芒,將純真與期許融入作品。當他們在陽光下揮動翅膀,仿若化身為蝶,在光影世界中自在翱翔。
2.華飾清夢——瓔珞制作體驗
瓔珞,古稱華鬘,寓意祈福,是佩戴于頸項與胸前的精美飾品。5月2日,無錫博物院舉辦的“華飾清夢——瓔珞制作體驗”活動吸引了眾多古風文化愛好者。活動中,社教老師帶領大家從基礎的線材、珠子開始,通過巧妙的串珠技巧、細致的編織工藝以及創新的搭配方式,逐步將零散的材料轉化為精美的瓔珞飾品。指尖的靈動,賦予了傳統工藝新的生命力,讓參與者深刻體驗到了非物質文化遺產手工藝術的獨特魅力。
3.提夢山河——古風筒包制作體驗
在無錫博物院舉辦的“提夢山河——古風筒包制作體驗”中,我們以針線為筆,以布料為紙,續寫一場跨越千年的藝術對話。體驗者們深入探討《千里江山圖》的繪畫內涵,接著在社教老師的指導下,將青綠山水意境融入針線間。活動尾聲,大家捧著精心制作的水桶包合影,眼中滿是對傳統文化的熱愛。這場活動,不僅讓參與者體驗到傳統手工藝韻味,同時也領略了中華美學的魅力。
4.夢幻光影——馬賽克燈制作體驗
馬賽克,作為古老的鑲嵌藝術,歷經數千年發展,蘊含深厚文化與獨特魅力。今年青年節,錫博變身 “光影工坊”,帶領大家穿越時空,領略馬賽克藝術的迷人風姿。現場大人和小孩化身 “鑲嵌師”,從傳統中獲取靈感,融入現代理念,打造獨具匠心的馬賽克燈。燈光亮起,細碎光影搖曳,為古老藝術注入生機。彩色玻璃片宛如璀璨星辰,在燈罩上勾勒出專屬獨特光影圖案。
5.花園剪影——盆栽制作體驗
5月5日下午,無錫博物院化作生機蓬勃的綠色天地。大廳內,40 組家庭與多肉植物親密邂逅。社教老師現場傳授多肉植物養護竅門及微景觀制作技巧。體驗者精心挑選多肉,搭配花盆,用彩色砂石、小擺件點綴,全心投入創作。不久,一盆盆創意滿滿的多肉微景觀呈現在眼前,有的如森林小屋般寧靜美好,有的似童趣樂園般活潑俏皮。大家手捧多肉盆栽,懷揣春日美好,踏上新的生活旅程。
三、夢想舞臺:傳統與創新的交響
1.時光魔術匣——勞動節魔術專場
5月2日,無錫博物院星空劇場宛如神秘的“魔法學院”,為300多位觀眾帶來一場沉浸式魔術盛宴。開場的經典魔術絲巾變彩帶瞬間點燃現場氛圍,小丑、熊貓人偶與觀眾親密互動,歡聲笑語此起彼伏。瞬間轉移術、穿透魔術接連上演,神奇表演驚艷全場。這場別具一格的魔法狂歡不僅成為觀眾五一假期的獨特記憶,也讓大家對無錫博物院印象深刻,為假日增添別樣魅力。
2.弦音漫舞——勞動節沉浸式主題音樂會專場
5月4日,無錫博物院星空劇場為觀眾呈獻一場沉浸式音樂會——弦音漫舞。悠揚旋律響起,現場聽眾沉醉于音樂魅力之中。樂團以貝多芬的《致愛麗絲》傳遞溫情,以舒伯特的《小夜曲》傾訴愛意,勾勒出星河般浪漫的古典音樂世界。文物與樂曲巧妙融合,賦予歷史鮮活生命力。這不僅是一場聽覺盛宴,更觸動心靈,讓觀眾在聆聽音樂時,深切領略文物魅力與歷史的深邃厚重。
假期雖已過,精彩不停歇,下個假期,錫博更多驚喜等你來解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