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玉飛鳳
時間: 2023年05月17日 瀏覽次數:
2632
長3.7厘米,高2.6厘米,厚0.4厘米,無錫鴻山邱承墩越國貴族墓出土。
青玉,受沁后局部呈黃褐色,半透明。鳳作振翅欲飛狀,一小孔上下貫穿。兩面紋飾相同,冠、翅及尾采用邊緣切割成形,陰刻圓圈紋目,頸及身陰刻羽狀紋和卷云紋,尾陰刻羽狀紋,腿陰刻斜線紋。應為佩在壁、環之間的間隔。《國語?周語上》:“周之興也,鸑鷟(鳳之別名)鳴于岐山。”“鳳鳴岐山”是周人勃興的標志,因此周人十分崇拜鳳鳥,鳳鳥紋大量地出現在西周青銅器上。玉飛鳳的題材和造型受到中原禮制的影響,在工藝等方面則凸顯了越玉的風采,其羽毛紋飾細到肉眼難辨,堪稱我國最早的“微雕”。
《江河輝映——中原與江南青銅時代考古文物展》正在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