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紅色書信 牢記初心使命|《1930年代末3月7日陳佩三給母親的
2021年是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為回顧黨的百年奮斗歷史,重拾崢嶸歲月回憶,無錫博物院與無錫廣電新聞中心聯(lián)合推出專欄節(jié)目《重溫紅色書信 牢記初心使命》。
本次無錫博物院精心遴選出館藏的15-20封紅色書信,這批書信包括革命烈士的親筆家書、革命人士以及為革命事業(yè)做出重要貢獻人士的信札、抗美援朝慰問信等,時間跨度為20世紀20年代至80年代,是關(guān)于地方革命史的重要文獻,大部分為首次公開發(fā)表。
李伯敏、陳佩三、周秋野的合影
陳佩三(1901—1945),早年從事無錫絲織業(yè)工人運動,后積極投身抗日救亡活動。1938年入黨,后在江西、福建地區(qū)從事地下工作。1941年調(diào)回?zé)o錫,1945年在上海病逝。
李伯敏(1909—1942)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積極從事抗日救亡活動,1938年入黨,在江西、浙江等地開展地下工作,曾組織江西七個縣的抗日活動。1941年被捕,1942年在福建獄中病逝。
周秋野(1913-2008)外交家,無錫陸區(qū)楊家村人,中國人民外交學(xué)會原副會長。1928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1930年春轉(zhuǎn)為中國共產(chǎn)黨黨員。1937年11月隨無錫抗日青年流亡服務(wù)團撤退至武漢,由八路軍駐武漢辦事處分配工作。
本期書信:1930年代末3月7日陳佩三給母親的信
親愛的媽媽:
一年多來對媽媽的健康,快樂和住址是隨時隨地想起的。昨天接治良的來信,知媽常住馀慶里,今日得鋒兄的手書,知媽的身體健康,伯男在去年進大公職校,大道和蓬勃照常入學(xué),這種種消息真使我太高興了!同時也使我十二分的慚愧!仲兄和媽媽給我的幫助實在太大了!這只有鼓勵我的勇氣,增加我的努力,不過這種努力,不會是正面的直接的報答。媽媽!我現(xiàn)在所能夠給你的安慰,是身體還是那么壯碩,容光好像更年青些,此外關(guān)于生活知識,也豐富了不少,人生的意義也了解一些,而且還懂得飛機大炮不過這么一回事。伯男讀的是什么?是否械機科?我只希望他將來做個建設(shè)新中國的模范工人。蓬勃已經(jīng)讀完小學(xué)了吧,最好還是升學(xué),大道留過班嗎?我希望他學(xué)些傻氣。請他們各自寫封信來,讓我知道誰進步最快。治良信上說,媽住馀慶里224號,我好像記得該里沒有這么多的號數(shù),究竟對不對?即頌福安
小孩子 佩三拜啟
三?七
有姓項的朋友,他來上海時,請他順便到仲兄處探聽媽媽的住處,他來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