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沈周款竹莊留客圖卷
時間: 2020年08月05日 瀏覽次數:
2235
紙本。縱30厘米,橫131厘米。
本卷描繪的是江南湖山清曠之景,水邊山腳,一板石橋隔出分寸凈地;幾叢修篁,數株老樹,掩映著兩間瓦屋。正面為軒廳一座,廳中賓客二人對坐清話。遠處一童子手捧盤饌,徐徐行來。畫面中山多緩坡,湖平如鏡,遠處幾抹青山,更襯出一天湖山佳景。
是卷畫心無款,僅于左下鈐“沈氏啟南”朱文方印一。接畫心另紙有沈周自書詩一首及跋語,從內容得知畫系沈周為其相交二十年之老友天祿所作。天祿為宦家子弟,溫恭有文,稱其家風。甲寅(1494)年他到有竹居看望沈周,逗留數日,沈周賦詩并作此圖相贈,以表情誼。
沈周介紹,詳見“明沈周行書端陽詞、張宏蜀葵圖”條。他是明代中期“吳門畫派”的開創者,與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稱“明四家”。傳世作品較多,著作有《石田集》、《客座新聞》等。沈周書法師黃庭堅,繪畫山水、花鳥兼工,也能人物。早年承家學,兼師杜瓊,后出入宋元各家,繼承董、巨及元四家的水墨淺絳體系,參以南宋各家勁健筆墨,以粗筆水墨自成一家。
沈周自中年之后,成為當時的畫壇領袖。從本作的跋語看,是圖作于弘治甲寅(1494),時沈周六十八歲,已進入書畫俱佳、藝術造詣極高的階段。該圖山石使用枯筆披麻皴,較之同時期沈周山水作品,筆力略嫌頊碎薄弱,點景小人也無沈周筆下那種質樸精練的意態。跋紙書法雖然書體規范黃庭堅,但與其同期書法相比還是缺乏勁挺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