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擺蘭會”:有馬湘蘭鄭板橋筆下的逸韻,也有名品幽蘭

時間: 2019年04月18日 瀏覽次數: 4325

地處太湖之濱的無錫自古是“藝蘭文化”的重鎮,每年三四月份,無錫都會舉辦一兩次大型的“擺蘭會”。今天,“擺蘭會”被搬進了無錫博物院的展廳,與展廳里的館藏歷代書畫交相呼應,為觀者呈現了一場“蘭”主題特展。
4月16日,由無錫博物院、江蘇省蘭花協會聯合舉辦的“得天之清——無錫藝蘭文化展”在無錫博物院中區二層展廳。“澎湃新聞·古代藝術”
從無錫博物院獲悉,此次展覽共展出有關“蘭”題材的書畫28件(套),從明代馬湘蘭到清代石濤、鄭板橋,蘭石圖在精湛的筆墨中愈顯君子之高雅品質;從明代丁云鵬到近代吳湖帆,屋舍叢蘭于文人煮茶雅賞間愈發幽靜清香。展期至7月16日。

1.jpg

得天之清——無錫藝蘭文化展

2.jpg

展覽現場
無錫博物院黨委書記肖煒在此前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表示,“此次藝蘭展是以豐富的有關蘭草題材的館藏書畫作為基礎,再配以與蘭相關的古籍、照片,更為精妙之處就在于我們把不少省級的蘭花名品‘請’到了展廳。即展覽開展的第一周,我院會同時展出剛從2019年江蘇省蕙蘭展上爭奇斗艷歸來的蘭花名品實物。這是無錫博物院第一次把活物放進了展廳。由于蘭花的花期到20號左右,因此展覽期間,無錫博物院會請無錫種蘭名家定期地來照看以及更換蘭花。”

3.jpg

展覽中的蘭花
無錫自古是藝蘭文化的發展重鎮,有“藝蘭勝地”的美譽。據古譜記載,早在元代無錫民間就有“斗蘭”習俗,發展至清乾隆時期,每年三四月都會舉辦一兩次的大型“擺花會”。

4.jpg

1937年,日本蘭商小原榮次郎出版了一部介紹蘭花品種和種養的著作《蘭華譜》,書中大部分資料和圖片均是無錫種蘭名家沈淵如提供的。

5.jpg

魯迅在《蘭譜》扉頁上的題詩
因此,無錫博物院表示,無錫博物院自2019年起主推“江南文脈”系列展,“得天之清——無錫藝蘭文化展”是該系列中的首展。此次展覽旨在宣傳無錫地域文化,增強無錫城市文辨識度。
畫蘭名家與蘭畫
蘭,是中國的傳統名花之一,盛放于幽谷之中,遺世而獨立,常被比作高人隱士的林泉風致。古往今來,蘭被賦予了各種美好的寓意,是文人雅士愛重的品格之花。
歷代畫家以蘭花見長者不勝枚舉,如南宋鄭思肖、明代文徵明。而明代馬守真、清代鄭板橋、石濤亦是畫蘭高手。由于蘭花具有高尚的品質,這些畫家不僅畫蘭,而且愛蘭。

6.jpg

明 馬守真 《蘭花圖扇面》 1593年 無錫博物院藏
生活在明中后期的馬守真又名馬湘蘭,她筆下所屬,惟有蘭花,所居名“幽蘭館”,臨終時座椅四周擺滿蘭花;而且,馬守真還有一段凄惋的愛情故事,她曾是一代名妓,在美女如織的秦淮河畔,她的姿貌并不出眾,但論齒序、才情卻是“八艷”之首;她24歲那年遇到姑蘇才子王稺登,然后她被王稺登的才情所吸引,于是便把一生深情許給了王稺登,終身未嫁;王稺登七十壽誕時,她抱病前往,為苦戀三十多年的愛人一展歌喉,終至心力交瘁,黯然而逝。她的一生也像一朵幽蘭,不側時卉,暗自吐芳。

7.jpg

清 鄭燮 《蘭竹石圖軸》 1764年 無錫博物院藏
身為“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一生作畫惟有墨筆蘭、竹、石,自稱“四時不謝之蘭,百節長青之竹,萬古不敗之石,千秋不變之人”,取意于石之耿介、竹之孤高、蘭之清幽。此次展覽中就有他的《蘭竹石圖軸》,其畫中題款既是畫論,又是自況:“掀天揭地之文,震電驚雷之字,呵神罵鬼之談,無古無今之畫,固不在尋常蹊徑中也,未畫以前,不立一格,既畫以后,不留一格。”

8.jpg

清 石濤 《蘭竹石圖軸》無錫博物院藏
“清初四僧”的石濤寫蘭,被稱為“二趙”之后第一,他曾留有題蘭詩:“十四畫蘭五十六,至今與蘭爭魚目;始信名高筆未高,恨不當年多食肉。”

9.jpg

吳湖帆《幽香滌慮圖軸》 1950年 無錫博物院藏
展覽中,除了專注于描繪“蘭石圖”的邊角小景外,還有以蘭為描寫對象的全景再現。最值得一提的是近代畫家吳湖帆為養蘭名家蔣瑾懷所畫的《幽香滌慮圖軸》。1950年冬,吳湖帆應蔣瑾懷所請,作《幽香滌慮圖》。吳湖帆在畫中題識:“瑾懷先生愛蘭成癖,家梁溪庭中藝蘭數十本,凡名種若干咸備,九畹清芬,繚繞幾案,日日折腰,不惜澆花,洵具雅致”。又言,瑾懷對吳歷(墨井道人)為許青嶼侍御作的《槐榮堂圖》“賞嘆不已”,故而取《槐榮堂圖》中一角繪成《幽香滌慮圖》,并強調“我用我法,非墨井一家”。

10.jpg

明 丁云鵬《煮茶圖》無錫博物院藏
另外,無錫博物院館藏丁云鵬的《煮茶圖》堪稱其繪畫精品。也屬于難得一見的展品。明代董其昌曾十分欣賞丁云鵬早期的作品,而對晚期作品多有微詞,嘗言:“自后不復能事,多老筆漫應,如杜陵入蜀后詩矣。”這件《煮茶圖》作品創作時間是丁云鵬的早中期,自無“老筆漫應”的弊病,而是設色清勁秀麗,線條繁復嚴謹,鐵畫銀鉤的精品。畫中主人公盤腿而坐,低頭沉思,左手掐指似計算什么。正是等待煮茶前打發著時間,一老嫗、一中年仆人正在忙碌著煮茶的工作。仆人旁邊就是一叢幽蘭。從此幅畫中便可看出蘭花是古代文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無錫養蘭名家
無錫與蘭花的淵源已綿延數千年。這座傍水而生、因水而興的城市,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藝蘭名家,也成就著無錫在蘭史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到明代時,已有《學圃雜疏》《荊溪疏》《格致全書》等史籍,對無錫地區的產蘭、藝蘭情況做出詳盡的記載。

11.jpg

展覽現場
據記載,無錫最早的蘭藝名家應是清朝后期的楊大笙,1936年的《錫報》載:“無錫藝蘭專家,以前推楊大笙最為有名。”1923年,吳淳白編著的《蘭蕙小史》中記述:無錫當時選育出的蘭蕙名品有“西神梅”、“梁溪梅”、“翠萼”、“江南新極品”、“榮梅”等。當時無錫蘭藝名家楊干卿和榮文卿在江浙滬地區很有名氣。稍晚無錫蘭藝名家有蔣東孚,曾選育出“丙子荷素”、“虞素”、“胥梅”等名品,在蘭界名重一時。這一時期蘭藝名家還有莊衍生、蔣瑾懷、沈養卿、沈白濤、張揆伯、周偉學、沈淵如等人。

12.jpg

民國時期的《錫報》開設“蘭花專欄”

13.jpg

蔣東孚題識 胥梅 老照片
這一代蘭藝名家沈淵如建樹最高,他1925年開始養蘭,到1949年已收集春蘭名品70種,蕙花名品50種,其中有近30種是他選育的。1956年他將一部分蘭花獻給國家,無錫園林部門立即在城中公園建蘭房,當時集中名蘭100余盆。到1964年蘭園遷至前西溪,場地擴大,名蘭已有300盆。新中國成立后,無錫市除蘭藝專家沈淵如外還有許多養蘭能手,如:胡泉金、強士奎、張浩榮、夏新奎、隆賢法師、周阿興、石桂洪、錢仲甫等人,都為無錫蘭花的發展作出了一定的貢獻。這一時期貢獻最大的當推園林管理處的葛士超,他大力支持發展養蘭、建蘭園、收集蘭蕙名品。到“文革”前無錫市已有名蘭160余種,共3000盆。

14.jpg

沈淵如與其子沈蔭椿

15.jpg

沈淵如與蘭花合影
改革開放后,無錫恢復和發展了蘭花事業。無錫蘭苑首先重建,于1989年建成規模更大的江南蘭苑,收集栽培名蘭百余種2000余盆。民間養蘭也蔚然成風。出現了養蘭專業戶陳耀明,收集名蘭數十品,蒔蘭200余盆。葛士超雖已離休仍然熱心發展蘭花,1988年3月5日無錫市蘭花研究會正式成立,會員80余人,一致推選葛士超、丁永康、吳惠良為正、副會長。1989年3月初,中國首屆春季蘭展在江南蘭苑成功舉辦,全國150余個市縣的蘭協參展。1999年3月中旬,無錫舉辦第九屆蘭花博覽會,全國各省蘭友歡聚在錫惠公園,以蘭花的風采和幽香歌頌改革開放的輝煌成果。今天,無錫蘭花事業欣欣向榮,蘭友已擴大到有300余人,收集栽培名蘭200余種5000余盆。
據悉,此次展覽將持續至7月16日。

16.jpg


延伸閱讀
斗蘭會到擺花會
早在宋元時期,無錫就有“斗蘭”的習俗。金代詩人、文學批評家元好問編纂的《中州集》“錄異事”中有記:山中多蘭,每中春作華,山僧野客,人持數本詣公,以香韻清絕為勝,少劣則有罰,謂之“斗蘭”。透過典籍,我們可以想象出一幅古人“斗蘭”的畫面:仲春時節,一群山僧野客圍坐在各自帶來的蘭花之間,喝著酒、賞著花,談笑間評出優勝者,懲罰劣汰者飲酒。這是一個多么“悠”雅的情境啊!
明、清時,好事者將斗蘭趣事引入了都市,后來逐漸演變為花會,自清乾隆時期開始,“斗蘭”發展成“擺花會”,繼成民間習俗延續到民國,也就是現今蘭花展會的雛形。一般每年三月和四月,都要舉辦一兩次大型“擺花會”,大家聚在一起賞蘭、斗蘭,舉辦一些傳統的活動或競技,比如:蒙上眼睛靠摸蘭花葉子辨認品種或者只靠聞花香來說出名稱。在外行看來,這些活動是非常神奇的藝蘭技藝,仿佛是一群深藏獨門絕技的武林高手在比試高低,令人驚嘆。

17.jpg

清光緒《點石齋畫報》中描繪的蘭花會情景
如今,作為民間習俗的“擺花會”也不是隨便舉辦的,有著不成文的講究和規矩。組織者會像結婚發喜帖一樣提前發出“花帖”用以邀請,由此,來賓得到了禮遇,蘭花也得到了尊重。花帖不能隨便發,發帖的人會提前跟想要邀請的朋友聯絡,言談話語間了解你是否有時間、是否愿意來參加蘭會。雙方意見相合,花帖才會寄出。如果冒昧地寄出,蘭人會認為自己是十分失禮地打擾了對方。蘭會上賞花,也有很多講究,不能吸煙、不能噴香水是最基本的要求,不讓這些氣味擾亂蘭花的幽香。再比如蘭花擺放的位置一定要與參觀者的視線水平,蘭會是有座位的還是沒有座位,蘭花的擺法會完全不同。說是斗蘭但不是爭斗,只是蘭花放在一起狀態一定有上下之分,為的是評賞和交流。花會期間,各家均選出名蘭,爭妍斗麗,互相競爭首座,氣氛熱烈,觀者如堵。
江南蘭苑
無錫在蘭人心中的地位還和江南蘭苑有關。50年代初,無錫葛土超、沈淵如等人負責籌建蘭園,60年代已極具規模。當時與杭州蘭苑、上海植物園蘭室一起并稱江浙滬三大蘭園。“文革”時期一度荒廢。1987年,在無錫黿頭渚風景區南犢山北麓辟地新建“江南蘭苑”,1989年建成并對外開放。

18.jpg

江南蘭苑
江南蘭苑是集蘭花種質資源保存、利用、生產、科研與園林游賞相結合的蘭花專類園。園內茂林修竹、曲水清流、蘭香四起,有國香館、留香亭、流芳澗、香簾等江南園林式建筑。進苑是倚墻而立的碑廊,壁間嵌王獻之、文徵明、鄭板橋、吳昌碩等歷史名人的蘭花畫刻。南部山坡地山石嶙峋、溪澗曲流、樹木蔥蘢,是蘭花的栽培區。以蘭居為中心的一組廳堂,是品賞蘭花的去處,室內圓臺、方桌、高腳茶幾陳列蘭花展品。國香館面水而建。蔭棚區別具風情,用平臺、曲廊,或讓蘭花自然生長在溪邊、石隙,或附生在喬灌木間,形成絕妙的幽境。
江南蘭苑蘭花陳列
1989年,江南蘭苑造園之初,就被中國植物學會批準為我國首家蘭花資源種質保護研究中心,明確了江南蘭苑的園林定位和工作目標。目前,江南蘭苑對蘭花品種的收集、保存、培育等方面在全國也是首屈一指的,共保存、收集傳統國蘭品種500多個、洋蘭品種100多個,引種、馴化野生蘭花品種400多個,共計萬余盆。2010年無錫市人民政府列“藝蘭”為市級民俗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江南蘭苑成為“藝蘭”的傳承地。
西神梅
在蘭花界,提到“西神梅”,每個人應該都能說出其與無錫榮文卿的故事。雖然在敘述上可能會有些許不同,但關于藝蘭大師榮文卿先生對“西神梅”的情有獨鐘、細心呵護、視若珍寶的描述卻是一致的。結合各種版本的故事,可將這段美好而又傳奇的故事整合如下:
相傳,在1912年,無錫榮文卿選得一梅形水仙瓣春蘭珍品,以無錫惠山古地名將其命名為“西神梅”。榮文卿當年在街上一家店鋪看到此花,當時百般商討未能買下。榮文卿癡心不改,第二年再去見那老板,此花由于植培不當,已形容憔悴。文卿仍以重金求得。榮家中名蘭極多,但獨對西神梅鐘愛有加,倍加呵護,輕易不示人。但此蘭不幸于1916年被賊人從家中盜走,榮文卿遍找無蹤,情急之下,狀告至官府。榮家當時是無錫大戶,官府接狀后十分重視,立即差人查找。時隔半年后,所幸于吳縣鄉間查獲,得以物歸原主。后榮文卿將西神梅以十根金條割愛于楊干卿,楊先生將其視為家中珍寶,只獨賞,從不示于外人。在楊干卿晚年時,自知天命不長,即囑其子說:“此蘭是我一生最愛,可惜你不會養護,我死后,可將其送于沈淵如先生。”其子便尊囑相送。沈淵如得西神梅后,精心護養、繁衍,得以流傳至今。
西神梅被人們譽為“無上神品”,更有“朱砂一點襯嬌顏,品正行端蘭草間”的贊譽,妙處就在它的捧上。根據傳統瓣形理論,它的捧如果過一點就歸于梅瓣,如果沒有白邊則只能是行花了,西神梅恰倒好處的捧與漂亮的劉海舌構成了一個完美的中宮,與外瓣相配更是精美!觀西神梅的花,有一種高雅神圣的感覺,不愧為無上神品!

19.jpg

西神梅
勝利大荷
“勝利大荷”,作為蘭花的一個品種,是近代赤蕙荷瓣中的精品,五瓣短闊橫大,色綠,大卷舌,葉子闊肥且呈弓形。

20.jpg

勝利大荷
“勝利大荷”名字的由來頗具傳奇色彩。原本是在1924年由無錫的藝蘭名家曹子瑜、榮文卿在眾多蘭花品種中選出,當時命名為“曹榮大荷”。然而,“曹榮大荷”的培育并不理想,1938年,榮文卿先生將僅存的二筒小草送給藝蘭家沈淵如先生培植。沈淵如先生十分愛惜,精心養護,小草日漸茁壯,歷經二十二年,于1946年抗戰勝利之時奇跡般地盛開一蕊,恰逢其會。為歡慶祖國重見光明,沈淵如先生特匯集藝蘭同好在無錫公園的同庚廳舉辦蘭展,當場就把“曹榮大荷”更名為“勝利大荷”,以示愛國之心,更是為表達精心呵護多年的蘭草再次盛開的喜悅之情。
民國三十五年四月二十四日《錫報》報道“勝利大荷”

?2025 無錫博物院版權所有    @武漢數文科技技術支持 訪問總計:4808293 蘇ICP備10207535號
在线看一区二区| 综合偷自拍亚洲乱中文字幕| 女人把私密部位张开让男人桶| 高清不卡毛片免费观看| 人妻少妇精品无码专区二区| 日韩视频在线观看| 中国国语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白丝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理论电影| 好硬好湿好爽再深一点视频| 精品国产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亚洲字| 免费观看成人羞羞视频软件| 天堂8在线天堂资源8| 欧美蜜桃臀在线观看一区| selaoban在线视频免费精品| 人妻少妇偷人精品视频| 久久亚洲私人国产精品|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观看精品字幕 | 永久黄网站色视频免费| 范冰冰hd未删减版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精品偷| 北条麻妃一区二区三区av高清| 在线私拍国产福利精品| 免费视频88av在线| 99国产精品自在自在久久| 久久精品女人天堂AV免费观看| 免费黄网站大全| 97精品国产97久久久久久免费| 456在线视频| 中文字幕在线看|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内射中出无码护士在线| 国内a级毛片免费···| 理论片2023最新在线观看| 美女把尿口扒开让男人添| h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观看| 91人成在线观看网站| 香蕉尹人在线观看免费下载|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系列| 香港三级日本三级三级韩级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