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微課|乾隆茶事系列學習之“荷露煮茗”(貳)
雪水——閑來松間坐,看煮松上雪
乾隆量水時,其實還發現一種比玉泉山水更輕的水,就是雪水。他曾在《玉泉山天下第一泉記》中留下“嘗收集素而烹之,較玉泉斗輕三厘”的記載。
雪水泡茶古已有之。古人認為雪是天上落下的水,是“無根之水”,稱之為“天泉”。天泉包括露水、雨水和雪水。雨水以秋雨為上,梅雨次之,雷雨最差。冬天的“天水”,以雪水最佳,雪花由低溫凝結而成,潔白無瑕,是最適合泡茶的水。以雪入茶,似采擷天上飛花。
梅花枝頭雪(圖源網絡)
乾隆曾自創一款“三清茶”,將梅花、松子、佛手組合在一起,用雪水沖泡。“梅花色不妖,佛手香且潔。松實味芳腴,三品殊清絕。”三樣清雅之物入茶,再用潔凈無瑕的雪水沖泡,乾隆認為這是一件無上雅事。
乾隆的三清茶并不是獨享,他還會用三清茶招待大臣。每年正月,乾隆會邀請朝中大臣在重華宮品茶賦詩,稱重華宮茶宴,也被稱為“三清茶宴”。三清茶宴的席間并無酒菜,只有品茶賦詩、焚香聽樂等養生頤情的雅事。賦詩由皇帝起頭,擇一宮廷時事,定下主題和用韻,大臣們現場作詩聯句。三清茶宴既是乾隆皇帝風雅情趣的一種具體表現,更是他籠絡廷臣的一種高明手段。同時,對于朝臣來說,能參加三清茶宴是極為榮耀的事情。
重華宮
乾隆還命景德鎮的工匠們制作了多種三清茶蓋碗,有鮮明亮麗的礬紅,也有清新純粹的青花。蓋碗內底裝飾有折枝松、梅、佛手各一株,表、里口沿下及外近底部裝飾有如意云頭紋,蓋碗外壁上書有乾隆御制詩《三清茶》。
清 礬紅彩題詩松竹佛手紋蓋碗(故宮博物院藏)
露水——荷葉擎將沆瀣稠,天然清韻稱茶甌
皇帝駐蹕圓明園時,曾采園內新秋荷葉上的露水,在荷亭烹茶品茗。瑩潤清新的荷露頗得乾隆的喜愛,他寫了至少9首“荷露烹茶”詩來記錄此間意趣。
清 《圓明園四十景圖》(故宮博物院藏)
乾隆還下令燒制成套的“荷露烹茶”茶具,包括茶壺、蓋碗及托盤。茶壺、蓋碗的外壁上分別以礬紅錄寫他的兩首《荷露烹茶》詩,盤底則飾以荷葉田田的紋樣。整組茶具體現了乾隆帝對傳統文化的癡迷與熱愛;雅致的設計,詩文的內容,都傳達了乾隆帝品茗時所追尋的意境,更反映了乾隆帝生活的講究和奢侈。
清 描紅荷露烹茶紋執壺
清代文學家紀曉嵐一篇《荷露烹茶賦》,他在其中用“涼生殿閣,空明足滌夫煩囂;清帶煙霞,含咀足彌增夫佳興。銀塘流潤,靈津之滲漉方濃;石鼎烹香,別調之氤氳方勝”文字來形容荷露煮茶的無上清雅。紀曉嵐是乾隆皇帝的大學士,甚得皇上寵遇,這篇茶賦可以說在某種程度也是投皇帝之所好,側面反映出乾隆對荷露烹茶的喜愛。
清 《圓明園四十景圖》(故宮博物院藏)
九州清晏中的荷花景觀
參考文獻:
萬萍 《乾隆帝“荷露煮茗”》
陳秀中《幽香梅韻味君子共三清——清乾隆獨創“三清茶”高雅品味的審美凈化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