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博館藏|清蓮溪紙本墨筆竹石圖軸
時間: 2022年07月10日 瀏覽次數:
2356
竹,修長堅韌、四季常青,且“未出土時先有節,及凌云處尚虛心”,自古以來被視為清正廉潔、謙虛淡泊的象征,是眾多文人雅士筆下的???。無錫博物院珍藏一幅清代蓮溪所繪的《竹石圖》。

蓮溪(1816-1884),晚清畫僧,俗姓丁,釋名真然,字蓮溪,號野航,又稱黃山樵子,江蘇興化人。曾為理發匠,業余酷愛作畫,后受張百祿指點,出家為僧。出家后,他除了吟佛誦經之外,便專攻畫事,于方外彰顯畫藝,以求書畫成名,畫藝不斷精進。他的繪畫題材非常豐富,山水、人物、禽魚、花卉,皆冠絕一時。

道光二十四年(1844),蓮溪至揚州,畫盈丈人像、仙佛,不用草稿,落筆即成,一時間聞名揚州城。后游黃山,縱覽當地故家所藏的宋元名跡,博采廣收,畫技愈發高超,自成一家。六十歲后常應人畫蘭竹,秀韻天成、風神婉約。
無錫博物院藏蓮溪《竹石圖》,左下自題:“丁丑中秋后□日, 奉蓉裳大兄大人雅正,弟蓮溪寫?!扁j“蓮溪”朱文印。圖中怪石棱角分明、瘦硬秀拔。修竹長短有殊,或左傾、或右斜,枝竿纖細堅韌、穿插有致,竹葉濃淡相宜、偃仰多姿。作品多取書法用筆,變化自如、氣韻生動,形簡而意足,充分呈現出竹之勁挺、石之堅韌,在秀逸灑脫中更見一種頑強的生命力,乃蓮溪晚年所繪蘭竹精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