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報名|文化漫游GO 樂學“趣”錫博 一月活動
知識課堂?成長漫游
一、薄施淡染——釉上彩體驗

將陶藝與書畫的結合,創(chuàng)造出新的藝術形態(tài),來展現(xiàn)出獨特的審美情趣和詩意境界。活動以特展“掇菁擷華——無錫歷代名家書畫精品展”為依托,以無錫歷代名家書畫為線索,通過剖析畫品,帶領大家了解每個時代的文人精神,并親自參與陶藝創(chuàng)作,將書畫元素與文人精神的理解融入到陶藝的創(chuàng)作中,感受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碰撞與融合,共同探索文人精神與境界的無限可能!
活動時間:1月6日13:30
活動地點:無錫博物院西負一展廳
活動對象:7至15周歲(額滿為止)
參與方式:官網(wǎng)/微信報名
二、千峰翠色——龍泉窯梅子青釉鬲式爐賞析

“一部中國陶瓷史,半部在浙江;一部浙江陶瓷史,半部在龍泉。”這句話源于中國陶瓷考古泰斗陳萬里先生。他為何對龍泉青瓷有如此高度的評價?本次課程就以院藏文物“龍泉窯梅子青釉鬲式爐”為中心,帶大家一起去登上這空前絕后的“青瓷高峰”,靜靜欣賞龍泉青釉的勻凈細膩之美,共同翻閱它在我國瓷器史上譜寫下的光輝篇章。
活動時間:1月13日13:30
活動地點:無錫博物院五樓社教體驗區(qū)
活動對象:14至18周歲(額滿為止)
參與方式:官網(wǎng)/微信報名
三、粉墨染面——錫劇臉譜創(chuàng)意手作
錫劇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起源于清朝道光年間,發(fā)展至今已有近200年的歷史,它代表著中國南方地區(qū)特有的戲曲形式和風格。本次課程將以錫劇為主旋律,以錫劇臉譜的繪制方法為課程主題,給學生們剖析錫劇臉譜的圖形意義,從而探尋臉譜圖形中蘊含的中國人對圖形與色彩的運用規(guī)則,帶大家充分了解中國傳統(tǒng)錫劇文化,感受其中深厚內(nèi)涵。
活動時間:1月20日13:30
活動地點:無錫博物院五樓社教體驗區(qū)
活動對象:7至12周歲(額滿為止)
參與方式:官網(wǎng)/微信報名
四、書香靜覓——書法體驗

書法作為中國最古老的藝術形式之一,自古以來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以漢字為基礎,通過線條和筆畫的運用表達情感和思想,展現(xiàn)出了獨特的審美和藝術價值。本活動通過特展“掇菁擷華——無錫歷代名家書畫精品展”歷代名家不同書法作品和字體風格的賞析,為大家講解書體的蛻變、造型基礎以及書法中所蘊含的意境和美學,并學習和臨摹書法作品,感受書法魅力,拓展知識領域,認識藝術之美。
活動時間:1月27日13:30
活動地點:無錫博物院五樓社教體驗區(qū)
活動對象:10至18周歲(額滿為止)
參與方式:官網(wǎng)/微信報名
五、繪本藝術系列之《誰說一定用藍色畫天空?》
天空是什么顏色的?雨天時是烏云密布的黑色,晚霞時是漸變的橙紅色,晴朗時是碧空如洗的藍色。夕照紅于燒,晴空碧勝藍,天空的美讓人心馳神往!本次課程我們將一起探尋天空的五彩斑斕,欣賞藝術大師梵高別具一格的創(chuàng)作方式。小朋友們可以大膽發(fā)揮想象力,繪制屬于自己的天空顏色,感受色彩搭配的魅力。
活動時間:1月28日9:30
活動地點:錫博星空劇場
活動對象:4至7周歲親子家庭(額滿為止)
參與方式:官網(wǎng)/微信報名
雛鷹小隊?非遺漫游
一、活字墨譜

活字印刷術是我國四大發(fā)明之一,而銅活字印刷術又以無錫人最為擅長,明代時期的銅活字印刷在富庶的無錫得到發(fā)展且享譽世界,直至今日,無錫依然是我國著名的印刷之鄉(xiāng)。本課程通過拓印詩句,深入了解無錫歷史文化,感受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
活動時間:1月30日9:30
活動地點:無錫博物院
活動對象:小學四至六年級小組形式報名(4人及以上一組,2組成行,額滿為止)
參與方式:撥打報名熱線85727500
二、“塑”說無錫

惠山泥人是無錫人民淳風之美的藝術結晶。無錫博物院依托院內(nèi)常設展覽,借助現(xiàn)有博物館文化資源,通過泥人歷史學習結合泥人捏塑、彩繪學習體驗的方式讓更多的青少年學生了解惠山泥人的創(chuàng)作過程和藝術特色,更好地理解傳統(tǒng)文化精髓,為古老的民間藝術注入新活力。
活動時間:1月31日9:30
活動地點:無錫博物院
活動對象:小學一至三年級小組形式報名(4人及以上一組,2組成行,額滿為止)
參與方式:撥打報名熱線85727500
吳地文明?AR漫游
一、王母娘娘的生日“party”

清光緒泥塑蟠桃會是無錫博物院鎮(zhèn)館之寶,通高85厘米,由清末民間藝人周阿生手塑,陳杏芳上彩,是國家二級文物。本課程我們將用“互聯(lián)網(wǎng)+”的形式,從蟠桃會的歷史背景、制作工藝、文物流傳等角度去認識和了解這件傳奇文物,讓青少年學生了解蟠桃會背后的非遺文化,不僅要做非遺文化的見證者,更要做非遺文化的傳播者。
活動時間:1月30日13:30
活動地點:無錫博物院五樓社教體驗區(qū)
活動對象:10至18周歲(額滿為止)
參與方式:官網(wǎng)/微信報名
二、王者的榮耀

春秋吳王僚劍是無錫博物院的鎮(zhèn)院之寶之一。吳王僚在位時間短,留下的文物不多,有銘文的更是鳳毛麟角,故而這把吳王僚銘文劍對于人們研究吳國歷史與青銅劍都有重要意義。本次課程將結合AR技術,將一些較難理解的文物知識直觀地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讓學生了解青銅劍的具體信息,教導學生熱愛和平,讓正義之劍永不沒落。
活動時間:1月31日13:30
活動地點:無錫博物院五樓社教體驗區(qū)
活動對象:10至18周歲(額滿為止)
參與方式:官網(wǎng)/微信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