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博物院2021年度工作報告
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無錫博物院在文廣旅游局黨委的堅強領導下,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聚焦黨史學習教育、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等重點工作,結合實際,認真落實博物館工作要求,加強隊伍、業務建設,有序推進各項工作,并取得顯著成效。現匯報如下:
一、抓嚴管黨治黨責任,注重黨風廉政教育
無錫博物院黨總支堅決貫徹執行上級機關黨委關于認真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工作部署,認真組織全體黨員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圓滿完成博物院各項目標任務提供強有力的思想、政治和組織保證。一方面,抓嚴管黨治黨責任,嚴肅組織生活。健全黨建領導機制、規范黨建運行機制、落實黨建考評機制。持續抓好重點規范黨員領導干部雙重組織生活會、黨員積分管理制度、“三會一課”、民主生活會等制度的落實。另一方面,深入開展黨風廉正教育和紀律作風教育,通過形式多樣的廉政教育活動、簽訂黨風廉政建設責任書等舉措,引導黨員從思想源頭上消除貪腐之念,自覺抵制腐朽思想侵蝕,增強拒腐防變和抵御風險的能力。以案明紀、以案示警,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防線,增強廉潔自律的行動自覺,推動基層黨組織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不斷取得新成效。
二、充分發揮院藏文物資源優勢,獻禮建黨百年
以慶祝建黨百年、弘揚革命精神為契機,組織策劃“展紅色書信 傳革命精神”展覽,聯合廣電制作“重溫紅色書信 牢記初心使命”專題節目,創排“百年飛鴻見初心:紅色書信小劇場”,舉辦“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紅色書信學術研討會”,并總結、完善研討成果,集結成冊出版《百年飛鴻見初心:無錫博物院藏紅色書信選編》,從而進一步盤活院藏革命文物,推動無錫地方革命史的研究,為慶祝建黨百年獻禮,呈現一系列豐富精彩的文化活動。
三、全年舉辦12場精品臨展,完成2個基本陳列的提升改造,為市民觀眾提供豐富文化體驗。
2021年,組織策劃“方寸憶崢嶸——無錫博物院藏郵票展”一號展廳“鳳飛于錫——玉飛鳳的故事”、“白頭軒里共丹青 —— 紀念吳榮康誕辰110 周年暨吳榮康 錢鐘玨捐贈作品展”等6個原創展覽。引進“玲瓏神致 冰玉匠心—福建博物院明清德化瓷器精品展”“初音——世界口玹文化藝術節”6個交流展覽。承接“深空深海重大科技成果展”“只要跟黨走 、一定能勝利——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新四軍革命文物專題展(省巡展)”。其中《大元處士——吳越王后裔錢裕的故事》入選江蘇省2021年度“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展覽推介項目,云展覽《得天之清—無錫藝蘭文化展》榮獲“2021年度全國文化遺產云傳播十佳項目”,“方寸憶崢嶸——無錫博物院藏郵票展”入選江蘇省巡展項目,現已完成海安博物館、東海縣博物館項目。全年共接待來院參觀的觀眾61萬人次。
四、完善社教體系,突出品牌亮點。
全年共計開展活224場次,參與人數1176310人次;其中線上59場次1156579人次,線下165場次20991人次。除常規社教活動外,重點打造館校合作項目和“行走”系列研學旅行等品牌活動。2021年申報各條線教育項目4個,其中館校合作項目“悠悠古運河——大運河文化進校園”與研學游項目“行走”系列研學旅行之“倪迂之境”雙雙入選省博物館教育示范項目。“行走”系列研學旅行獲評“2021年度首屆全國十佳文博社教案例”;“吳地文明”系列云課堂之“春水玉帶扣”榮獲“2021年度全國文化遺產云傳播十佳項目”;與江南大學國際教育學院合作研發的“文化感知課程”被納入來華留學生國情教育教學體系。
五、完成2021年無錫博物院提升改造工程目標
重點對無錫博物院主體建筑,一層大廳公共區域以及西負一樓臨展廳進行提升改造。完成西區四樓“肩負民族復興希望的無錫人”展覽提升改造工程、茂新面粉廠舊址修繕保護工程,球幕影院內部設備、中區書畫展廳通柜的資產報廢申報及處置工作。通過提升改造工程,無錫博物院文化場館資源得以優化,院內文博藝術氛圍進一步提升。
六、與文物交流中心合并,順利完成事業單位改革工作
嚴格按照中央和省、市關于深化事業單位改革的相關部
署要求推進落實機構改革工作。根據無錫市文廣旅游局下屬事業單位機構改革工作要求,完成原無錫市文物交流中心人員的安置工作及相關資產、庫存文物等的劃撥工作,10余萬件藏品一并歸入我院文物資產。文物的甄定、清點工作正在有序進行。
七、無錫博物院影響力不斷提升
直播質量持續提升,新華云10場直播累計觀看量超600萬人次,江蘇省臺《沿著運河看文博》直播單場次10.7萬。積極向媒體各界推送玉飛鳳展、大元處士等重大展覽、活動信息,持續提升在新華網、文旅中國等全國性媒體平臺的曝光率,在2021年第三季度熱搜百強榜中排名全國第13名,江蘇省第3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