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節日”新春特別活動
牛尾系著金攏財氣,虎首搖著鈴蕩福音。虎年將至, 2022年無錫博物院“我們的節日”新春篇即將開啟,結合中國年文化習俗、生肖虎元素來解鎖新春文博密碼,給你一個花樣虎年!一起來參加吧!
印福納吉——雕版印刷體驗活動
雕版印刷是我國著名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它凝聚著中國造紙術、制墨術、雕刻術、摹拓術等幾種優秀的民族傳統工藝。在過春節時貼年畫是我國的傳統習俗。活動將雕版印刷與傳統年畫相結合,通過現場體驗的方式,讓觀眾走進雕版印刷技藝,印福虎、納吉祥,在拓與印間體味濃厚的春節氛圍。
活動時間:2月1日(年初一)13:30
活動地點:無錫博物院一樓大廳
活動對象:社會公眾
參與方式:現場參與
吉祥紅包樹——新年領祝福紅包活動
春節期間,我院為觀眾準備了掛滿紅包的智慧樹,觀眾只需要關注無錫博物院微信公眾號,便可從樹上“摘”下您的專屬紅包,幸運觀眾還可以抽到“驚喜”紅包,領取無錫博物院文創紀念品。
活動時間:2月1日-2月3日(年初一至年初三)
活動地點:無錫博物院一樓大廳
活動對象:社會公眾(額滿為止)
參與方式:現場參與
虎虎生威——新春剪紙體驗活動
剪紙,又叫刻紙,是中華民族最古老的民間藝術之一。剪紙最初起源于古人祭祖祈神的活動,慢慢演變成過年特有的風俗習慣。本次活動,我們將帶領學生一起學習這一項古老的民間藝術,用紅紙剪出一只威風凜凜的老虎,在實踐中感受節日氛圍,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
活動時間:2月2日(年初二)13:30
活動地點:無錫博物院一樓大廳
活動對象:親子家庭(額滿為止)
參與方式:點擊官微閱讀原文,進入報名頁面
福虎兆瑞——羊毛氈掛飾制作體驗活動
羊毛氈是人類歷史記載中最古老的織品形式,一團羊毛、一根細針,只要有耐心,就可以創造出一個別致的裝飾品。大年初三,讓我們靜下心來,放慢生活的節奏,用羊毛氈做一個虎寶寶帶回家,將新的一年的美好生活裝點的更加出彩。
活動時間:2月3日(年初三)13:30
活動地點:無錫博物院一樓大廳
活動對象:親子家庭(額滿為止)
參與方式:點擊官微閱讀原文,進入報名頁面
珠翠流光——簪花制作體驗活動
“獻胙金絲合,簪花錦繡鮮。”發簪是我國古代重要的生活用品,也是精美的裝飾品,其發展和演變貫穿了中國古代數千年的歷史。通過對它的追尋,亦能感受到華夏文明的獨特內涵。本次活動,我們將邀約古風愛好者一起設計與制作一款精美簪花,過新年戴上自己親手制作的簪花妝點發髻,收獲滿懷歡喜。
活動時間:2月4日(年初四)13:30
活動地點:無錫博物院一樓大廳
活動對象:親子家庭(額滿為止)
參與方式:點擊官微閱讀原文,進入報名頁面
非遺的藝術——民間工藝大師表演秀
中華文化延續著我們國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脈,既需要薪火相傳、代代守護,也需要與時俱進、推陳出新。在一年一度的非遺展覽日中,無錫博物院將紫砂、泥人、錫繡等領域的非遺大師們請到了現場,展示非遺手藝,讓廣大市民從中體會和感受到傳統文化之美。
活動時間:2月5日(年初五)9:30—15:30
活動地點:無錫博物院一樓大廳
活動對象:社會公眾
參與方式:現場參與
泥塑雅韻——惠山泥人彩繪活動
無錫惠山得天獨厚的黑土資源,與江南清新雋永的審美文化相呼應,孕育了惠山泥人這一獨特的彩塑藝術。惠山泥人講求“三分塑,七分彩”,彩繪是泥人制作工藝中最為重要的一環。在本次活動中,家長和孩子們一起拿起手中的畫筆,為惠山泥人披上彩衣,在動手實踐中傳承非遺文化。
活動時間:2月6日(年初六)13:30
活動地點:無錫博物院一樓大廳
活動對象:親子家庭(額滿為止)
參與方式:點擊官微閱讀原文,進入報名頁面
張燈結彩鬧元宵——元宵燈謎活動
元宵是春節的壓軸大戲,歷來被賦予著闔家歡樂的寓意。宋朝時,元宵節更是發展成了最為熱鬧的民眾狂歡節,游藝活動也更加豐富,逛燈會、猜燈謎,“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本次活動以“元宵燈謎”為主題,在博物館一樓大廳懸花燈、掛燈謎,讓廣大市民在啟迪智慧的同時,度過一個具有傳統氣息的元宵佳節。
活動時間:2月15日 10:00—15:00
活動地點:無錫博物院一樓大廳
活動對象:社會公眾
參與方式:現場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