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錫博這一年
歲序更新,華章日新
2023已沒入時間的年輪
成為銘刻的記憶
錫博這一年
免費開放317天
接待國內外觀眾95.9萬人次
舉辦各類展覽32個
舉辦各類社教活動325場次
參與受眾3萬余人次
開展免費講解5082場次
自媒體年點擊量1717萬余次
……
錫博這一年,展覽故事精彩多元
持續梳理館藏文物資源,堅持展覽主題與文物研究、歷史文化相結合,與無錫地方特色相結合,多角度展現無錫城市風貌。2023年展覽中,既有“盛世傳芳”學術展,又有“江河輝映”考古系列展,還有“掇菁擷華”無錫歷代名家書畫精品展,展覽內容多樣,形式豐富。
其中《來試人間第二泉——惠山茶會人文主題特展》獲第二十屆(2022年度)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優勝獎,實現了無錫博物院展覽獲國家級大獎的零突破。
舉辦“江河輝映——中原與江南青銅時代考古文物展”,實證黃河文化和長江文化相互融合的歷史進程,受到央視、人民日報、新華網等核心媒體的大力宣傳。
舉辦“掇菁擷華——無錫歷代名家書畫精品展”,聚焦古今無錫籍書畫名家,系統梳理無錫地域書畫文脈,講好承載在文物背后的歷史人文故事。
解鎖展陳新形式,在“清石濤看杏詩意圖特展”中采用數字交互投影技術,270°場景展現國家一級文物《看杏詩意圖》的藝術特色,讓觀眾沉浸式看展。
錫博這一年,文物保護重在實干
積極開展文物保護工作,逐步推進折扇、陶器、紫砂、元代紡織品、紙質文物等可移動文物的保護、修復工作。已完成329件/套文物修護,其中包括時代跨度從新石器到宋代的74件陶器。推進文物數字化采集工作,目前已采集完成一、二級書畫273件,為進一步擴大文物資源的開發利用打下基礎。
同時,舉辦公益性文物鑒定咨詢服務活動12場次,鑒定民間藏品230余件;完成文物司法案件近30個,鑒定涉案物品3200余件。
全新推出“錫博日歷”訂閱號,深度挖掘館藏文物資源,講述文物故事。7月開通以來已發布元倪瓚苔痕樹影圖、明文徵明蕉石鳴琴圖、明宋懋晉寄暢園五十景圖、清雍正青花折枝花果紋梅瓶等文物專題故事、文物短視頻46篇次,既有深度又有趣味性。
此外,打造線上參觀平臺。構建實體展覽與云展覽、云課堂、云直播平臺相結合的模式,助推觀眾足不出戶欣賞館藏精品、專家講座、云課堂等文博內容。
錫博這一年,打造深度趣味文博游
充分挖掘館藏文物內涵,以“歷史與藝術并重,教育與休閑同步”的發展思路,整合優化,推出“文化漫游GO!樂學‘趣’錫博”社教活動品牌,內含雛鷹小隊?非遺漫游、夢想舞臺?互動漫游、發現文明?“銅”話漫游、吳地文明?AR漫游、博物知旅?文博漫游、知識課堂?成長漫游、心手相連?錫博相伴等七大板塊,分齡分眾,精準對接青少年文化需求,不斷優化文化供給能力和窗口服務水平。
元旦、中秋等重大節假日舉辦主題音樂會、兒童互動劇、親子體驗活動等,融合節日文化、傳統習俗、親子互動、藝術鑒賞等,讓觀眾走進博物館,體驗別樣的節日氛圍。
下轄專題館特色鮮明,創新策劃無錫縣學舊址情景式書法課、 癸卯年祭孔大典主題活動、重見錫城——走讀工商業舊址、走進AI藝術——神話與圖像漫談藝術家工作坊等特色活動。
2024年,我們將:
持續策劃舉辦精品展覽
進一步打磨社教活動品牌
繼續踐行“讓文物活起來”
優化場館建設,
持續提升展廳品質與功能
……
自2008年三館合一開館至今
我們已走過15個年頭
我們風華正茂,昂揚向前
感謝一直支持、陪伴我們的觀眾朋友
錫博將與你們一起
心存熱愛,跨越山海
共同譜寫歷史與時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