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畫之美——快速崛起的中國油畫(壹)
時間: 2023年07月24日 瀏覽次數:
2039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淵源流長。中國繪畫在春秋戰國時期已臻于成熟,此后,隨著帛畫、壁畫、卷軸畫等多種繪畫形式的演化發展,有著鮮明的民族特色、獨特的繪畫語言和高度的藝術境界的中國畫逐步形成了。
油畫在中國沒有悠久的歷史,與芭蕾舞相似,油畫亦是作為一種“舶來品”由西方傳入中國的。盡管在兩千多年前的周代,就已經有使用油色繪制圖案的記載,但一般認為油畫在中國只有近百年來的歷史。若以建立美術學校作為中國油畫史的發端,則油畫在中國只有七十余年的發展史。然而,近年來油畫在中國的順利發展、迅速崛起和不俗成就是有目共睹的。
《向日葵》 荷蘭 梵高 油畫 德國慕尼黑新美術館
《割耳朵后的自畫像》 荷蘭 梵高 英國倫敦考陶爾德藝術學院藏
01、探索引進
明萬歷七年(1579),傳教士羅明堅進入中國內地時,當地官員在檢查其隨身物品時,發現了幾幅筆致精細的彩繪“圣像畫”,這便是油畫與古老中國的第一次親密接觸。
至清代,來自意大利的宮廷畫師郎世寧等人,開始有意識地將東方傳統繪畫技巧與油畫技巧結合,創造出了眾多惟妙惟肖的宮廷人物肖像。這些外籍宮廷畫師的藝術創作,不僅得到了乾隆皇帝的肯定與褒賞,更使油畫這一完全迥異于中國傳統書畫的繪畫流派,在中國的土地上生根發芽。此外,1902年,清廷興辦學堂,在南京和保定的師范學堂中設圖畫手工課、油畫課,這也使得油畫被更多人所知曉。
《乾隆皇帝大閱圖軸》郎世寧 絹本設色 清乾隆故宮博物院收藏
參考文獻:
《中國油畫發展的歷史走向》田源
《從文化自信的角度看中國油畫的發展》陳和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