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微課|盛世華彩——清“大清乾隆年制”款霽紅瓷盤賞析(叁)
04.千窯一寶
經歷了百花齊放的年代,終于在清康熙年間,江西巡撫郎廷極在景德鎮兼任窯事時,燒出了色澤猶如“牛血紅”一般鮮紅濃艷,具有玻璃光澤的郎窯紅?!吨袊盘沾蓤D典》中說,它是仿燒明宣德霽紅釉時,因釉料配合、釉層厚度及燒成制度控制不當而意外燒成的,屬于典型的“無心插柳”。景德鎮在過去有一句諺語,叫做“若要窮,燒郎紅”,就說明它燒制難度極大,而且需要高超的工藝技術和強大的經濟財力支撐才能燒成。它和霽紅釉一樣,都是以銅為著色劑的高溫色釉,也是在還原氣氛中燒制而成。但郎紅雖是由霽紅發展而來,兩者之間仍有些微妙的不同。
就釉面而言,郎紅釉“明如鏡、赤如血”,色彩明艷奪目,玻璃質感較強,釉質凝厚,釉色濃郁。而霽紅色澤更為深沉,釉質更加細膩溫潤。
從工藝上看,郎紅釉質流動性大,口沿下會露出白色胎體,即“脫口”,脫口潔白純凈不帶一絲灰暗,與流釉相襯,層次分明,變化有境。底足會積釉但不過足,因此有“脫口垂釉郎不流”的說法,而霽紅釉層較薄,沒有脫口與積釉現象。郎紅釉在燒制過程中還會出現冰裂紋,如碎冰隱于火海之中,紋理之間的華彩流轉,為紅釉瓷中獨一份。
紅釉精神的傳承
民間常有霽紅釉與郎紅釉何者更為名貴之爭,這也足以見得大家對銅紅釉的欣賞之情,這不僅源于其價值連城,更是由于這“火中鳳凰”所承載的精神價值。
陶瓷的藝術就是火的藝術。不同成分的釉料在不同溫度和氣氛中可以產生千變萬化的顏色,景德鎮人不僅創造了祭紅、郎紅等色彩,更是創造出了陶瓷的神話。為了讓霽紅復活,2002年3月,湖南的科研人員研制經過繁復嘗試,終于燒出了非常純正的大紅色釉,被命名為“中國紅”。
中華民族歷盡坎坷,面對困難時卻仍堅忍不拔,樂觀以對,這與陶瓷匠人對紅釉瓷的千年求索異曲同工,這孜孜不倦、迎難而上的的態度也代表著中國紅映照下的堅韌民族魂。
參考文獻:
《康熙時期高溫銅紅釉瓷器的分類與分析》高冉
《瓷爍丹霞——淺談古代紅釉瓷器》戴佳璐
《論明代永樂紅釉瓷的釉色美》聶銘潔
《紅釉瓷器考》王莉英
《廣西故事公眾號》廣西衛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