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華之美|明代時尚潮流(一)——金絲發罩
“冠”在我國歷史悠久,《禮記·冠義》中說:“冠者,禮之始也。”男子長到二十歲,把頭發盤成發髻,然后再戴上冠,這就是他的成年禮,也叫冠禮。這個束發之冠,其實就是固定在發髻上的發罩。因為冠禮是男性專有(女子的成年禮叫笄禮),所以說起冠,一般覺得是男性用品。
其實北宋時女性戴冠就已在民間流行,這股時尚大風刮到明代依然絲毫不減。
明代出嫁的女子一般都要戴?髻,它是女性已婚身份的標志。由于身份、家境的差異,女子佩戴的?髻材質也各不相同,比較常見的是三種,即頭發?髻、銀絲?髻、金絲?髻(dí jì)。明中葉,隨著經濟的發展和風俗的侈靡,身份高貴或家境富裕的已婚女子都以佩戴金絲?髻(dí jì)為時尚。
就如我們今天所展出的這件明金絲發罩。
沒錯,這件長得有點男性化的發冠,其實是“婦女之友”。
不信看圖:
對于金絲?髻的追捧真實地記錄于明代的文學作品中。
《醒世姻緣傳》第五十四回中,童七媳婦“戴著金線七梁?髻”;第七十一回,又是“金線五梁冠子,青遍地錦箍兒”。《金瓶梅詞話》第九十五回中有“春梅來了,戴了金梁冠,金釵梳,鳳鈿”。這些“金線七梁?髻”、“金線五梁冠子” 、“金梁冠”,都和本展覽中的金絲發罩一樣,是以細金絲編綴、其上再起冠梁的?髻。
又如《金瓶梅詞話》第四十二回“戴著時樣扭心?髻兒”,這里的“扭心”即是其中的一種特別的款式。此次展出的這件金絲發罩兩側有旋卷紋,極可能就是當時所謂的 “時樣扭心”。
來仔細欣賞一下明代婦女愛戴的“金梁冠兒”:
(側面)
這件金絲發罩,通高8.5厘米(敲黑板:這個高度是區分?髻和男士束發冠的重要標志),底徑8.2厘米,重86克。下部做成圓形寬帶狀,上部正前方呈圓弧狀外突。側面扭出旋卷的曲線,這也是《金瓶梅》第四十二回中提到的“戴著時樣扭心?髻兒”——當年流行款。
(背面)
正背面及左右兩側都留有圓孔,供插簪、釵等其他發飾之用。
發罩以粗金絲為骨架,做出冠梁,烙上以細金絲絞結編成的網罩,工藝精湛,氣質奢華。明代中葉流行這樣的發飾,與當時經濟的繁榮和社會的奢靡之風有直接的關系。
單獨使用金絲發罩就可以完成?髻這個發型,當然也可以搭配各式簪飾(或曰頭面),譬如這樣的:
(圖片來源:江南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