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玉金砂——紫砂陳列展
展覽地點:無錫博物院西區三層展廳紫砂陶藝是一門點石成金的藝術,若非親眼目睹,很難將黃龍山中那些崚崢的礦石與燒成后五彩繽紛、光彩宜人的紫砂器皿聯系起來。然而古代匠人的發現力和創造力是難以估量的。
在秦漢以前,他們用粘土來制陶器,晉唐時,他們用瓷土來燒制青瓷,而至少到了明代,他們開始有意識地使用生坯強度更高,燒成收縮率更小的紫砂泥來制陶,并獨創性地使用打身筒和鑲身筒的手法來成型制壺。
明代飲茶方式有了變化,變煮茶為沏泡茶正是這種全新飲茶方式的呼喚,導致了紫砂壺的出現和風靡一時。紫砂陶的良材美質使茶葉的天然美質發揮得淋漓盡致,可以說,紫砂壺是陶文化、壺文化、茶文化高度結合的產物,也是中國陶器發展史上的總結性產物,紫砂器的出現,標志著中國制陶業巔峰時代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