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抗日義勇軍駐錫辦事處圖章、鈐記章
江南抗日義勇軍駐錫辦事處圖章 江南抗日義勇軍駐錫辦事處鈐記章 1939年5月8日,江南抗日義勇軍(簡稱“江抗”)1000余人在“江抗”副總指揮、中共東路工作委員會書記葉飛率領下,東進到達無錫梅村,設指揮部在嵩山儲埂上。 “江抗”以梅村一帶為基地,發揮主動、靈活的游擊戰特長,以伏擊、襲擊、夜戰等戰術手段,在運動中打擊日偽,開創了無錫地區抗戰的新局面。 根據新四軍部署,“江抗”這次東進的主要任務是:沖破國民黨的限制,發展部隊、武裝自己、籌集經費給養(概括為“人、槍、款”),獨立自主地擴大抗日力量,同時要求相機建立抗日根據地。
為了能更好地進行籌款、擴軍和解決部隊給養等工作,加強部隊與地方的聯系,同年6月初,“江抗”在嵩山儲埂上建立了“江抗”駐錫辦事處,由“江抗”政治部副主任呂平任辦事處主任,“江抗”獨立支隊參謀長陳鳳威任辦事處副主任,無錫各界抗日聯合會黨團成員朱秀谷任辦事處副官。不久,葉飛將曾領導過無錫農民秋收暴動的杭果人調回無錫,化名杭抗,接任“江抗”駐錫辦事處主任并兼任無錫縣委財經委員會主任。
“江抗”駐錫辦事處以“江抗”作后盾,協助無錫縣委在梅村周邊四鄉廣泛發動群眾,積極組織支軍、支前活動:動員青年參加“江抗”部隊;發動婦女趕制軍鞋;發動附近裁縫趕制2000余套軍裝;派鎮上的一些工商界人士到上海采購汗衫、襯衫、衛生衫和10余箱藥品;通過征稅籌款解決部隊軍需給養等。 1939年10月,“江抗”奉命西撤,“江抗”駐錫辦事處亦同時撤銷,上述二枚印章也圓滿完成其使命。在“江抗”東進的5個月時間里,“江抗”在地方黨的密切配合下,在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下,部隊從東進時的1000余人發展到5000余人,部隊裝備也大為改觀,勝利完成了新四軍部署的籌集“人、槍、款”的任務。但是,由于“江抗”東進時間短暫,從總體上看,只是推進了無錫地區抗日游擊基點的活動,還沒有“坐”定下來完成“相機建立抗日根據地”的預定任務。
(肖根榮)
1、江南抗日義勇軍駐錫辦事處圖章:木質,長方型。長4.8厘米,寬1.8厘米,高2.3厘米。國家二級文物藏品。
2、江南抗日義勇軍駐錫辦事處鈐記章:木質,正方型。長5.2厘米,寬5.2厘米,高2.2厘米。國家二級文物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