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起烈士遺物
秦起,原名秦錫昌,無錫工人運動領袖,1907年1月10日生于無錫城內二下塘一戶貧民家庭。1918年7月畢業于無錫私立唐氏國民學校,因家貧無力再升學,14歲進無錫茂新面粉公司第二廠麥務處當練習生(學徒)。在和工人朝夕相處的日子里,他親身經歷和耳聞目睹了資本家對工人的殘酷剝削和壓迫,激起他對工人的同情和對當時社會的憎恨。在《向導》、《新青年》等進步書刊的影響下,走上了革命的道路。1925年冬,秦起加入中國共產黨。1926年2月,任中共茂新第二面粉廠支部書記,積極從事工人運動,創辦夜校、傳授文化、宣傳革命道理,并在該廠秘密發起組織工會,這是無錫歷史上第一個基層工會組織。不久,秦起作為江蘇省工人代表出席了5月1日在廣洲召開的第三次全國勞動大會。返無錫后,他隨即投入領導全城21家絲廠2萬余名女工舉行的總同盟罷工。在堅持了9天以后,罷工終于取得最后勝利。
1927年1月4日,無錫總工會秘密成立。這是無錫歷史上由中共領導的第一個工人階級的組織,秦起任總工會委員長。2月,任中共無錫地方委員會委員。3月21日,北伐軍進駐無錫。同日,無錫總工會在崇安寺大雄寶殿公開辦公。中共無錫地委通過總工會團結各業工人,維護工人權益,調解勞資糾紛,處罰封建把頭,同資本家和國民黨右派進行斗爭,不斷取得勝利。工人們揚眉吐氣,第一次登上了政治舞臺。全市有10萬多產業工人參加了工會,總工會下屬的產業工會有80多個。秦起忠于職守,不辭辛勞,嚴以律己,平易近人,以實際行動實踐自己的諾言:“我伲(們)青年要做一個革命的英雄,要為革命事業奮斗到底!”
無錫的國民黨右派和大地主、大資產階級視總工會如洪水猛獸,稱“總工會為共產黨操縱一切之大本營”。“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后,他們狼狽為奸,密謀策劃,欲將總工會置于死地。1927年4月14日深夜,國民黨反動軍警襲擊總工會所在地大雄寶殿,秦起身先士卒,率領工人糾察隊員頑強抵抗,終因寡不敵眾負傷被捕,當夜就被秘密殺害于無錫縣公安局內一棵大樹下,遺體被縛上石塊沉入城內永定河中,犧牲時年僅20歲。
1988年1月,經中共無錫市委同意并報省委有關部門批準,在秦起當年革命所在地——無錫城中公園內建成總高約4米的秦起銅像,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紀委第一書記陳云題寫的“無錫工人運動先驅者秦起烈士”銘文,鐫刻在銅像底座的正面。
該份畢業證書,是反映秦起少年時期學習情況的唯一一張學歷文憑。畢業證書上的現年十三歲是虛歲,秦起畢業時實際還不到12周歲。畢業證書上的印章是“無錫私立唐氏國民學校”,這是無錫望族唐家開辦的一所私立學校,校址與秦起家都在無錫城內的大婁巷里,附近的孩童都到這所學校讀書。
該張照片是秦起入黨不久后拍攝的,照片上有他親筆書寫的“是大逆不道者,是不識事務者,處萬層束縛之下偏要掙扎者”的題字,充分表達了他毫不妥協、誓為無產者翻身解放奮斗到底的決心。
該封信是秦起寫給當時遠在蘇北漣水縣當學徒的胞弟秦錫潮(字立人)的,信紙第一頁上方寫的“小除夕”三字,經多方考證,可確定是1927年的小除夕,這也是書寫該信的參考時間,即1926年底至1927年春節前夕之間。信中說,他要為弟弟買頂冬帽,卻因“經濟關系”,只能“直至前日支薪后,方購置一頂”。此時秦起已任無錫總工會委員長,工作非常繁忙,正如信中所說“加以我又不能常住家中”,家里“非常寂寞”。秦起在信中非常關心弟弟的工作與學習,他認為“最重要者莫過于‘清醒腦筋’”,考慮到弟弟處于蘇北小城鎮,“于許多新文化書籍不易得到” “甚望想法向附近‘可靠與誠實’鄰居,借一通訊處,俾可將各種書籍寄你,不要忘掉”。秦起在信中還向弟弟反映了家中的經濟狀況,“年節已屆,廠中又難支借,家中經濟益呈不安狀態,弟處可以設法,再(最)好寄家二三金,以補彌缺”。可見當時他家經濟的窘迫。
現將該信全文如下:
立人胞弟手足:
來函久不復,歉仄殊深。棉鞋與帽,本應及早寄你,但以經濟關系,直至前日支薪后,方購置一頂,于本日連同棉鞋另外郵寄,收到時寫一復信。家中自你到漣后,非常寂寞,加以我又不能常住家中,所以全家一致盼弟回來。然以職業難找關系,短時又成空望。慕潮叔處雖有信去,但未得復。不過現在各種職業,非有一技之長,恐不克勝任,故在未找到時,第一要義在于自習。最重要者莫過于“清醒腦筋”。但我弟處于淮北荒地,于許多新文化書籍不易得到。我處雖有若干,但以直接寄你不便,甚望想法向附近“可靠與誠實”鄰居,借一通訊處,俾可將各種書籍寄你,不要忘掉。現今錫地平安,雖有少數軍隊,但紀律還好,望勿懸念。父母及我身體均尚強健,亦勿多慮。不過年節已屆,廠中又難支借,家中經濟益呈不安狀態,弟處可以設法,再(最)好寄家二三金,以補彌缺,無有亦不妨也。草此順頌
近好
起 手泐
(談 菁)
(畢業證書圖待補充)
1、畢業證書:紙質。長35厘米,寬38厘米。國家二級文物藏品。
2、照片:紙質。長20.3厘米,寬15厘米。國家二級文物藏品。
3、家信:紙質。長26.8厘米,寬17.2厘米。國家二級文物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