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地下黨的《新青周報》和勝利牌復寫器
解放前夕,無錫錫西的地下黨組織決定在胡埭地區出版一份宣傳刊物,以便介紹全國解放戰爭形勢,宣傳中共的一些方針政策,啟發人民群眾特別是青年人的思想覺悟,發動群眾,打擊敵人,迎接解放。該項工作由中共武宜工委委員、錫西南宅區武工組負責人張濤負責組織發動,并實行單線領導。
張濤熟悉當地斗爭情況,很快就在進步教師中物色好人選,建成了一個地下刊物出版小組,由鐘培生、楊崇甫、杭錫榮等擔任編輯、繕刻、油印、發行等工作。他們周密討論各個工作環節,確定分發聯絡網點,決定以胡埭鎮狀元橋西浜小飯店作為秘密散發點,并一致通過將刊物定名為《新青周報》。
1948年初夏,《新青周報》創刊號出版。該創刊號為16K單版油印小報,刊頭詞為“一唱雄雞天下白”,寓意東方即將破曉,黑暗長夜就要結束。鐘培生、楊崇甫兩位老師不顧白天工作疲勞,利用深夜在密封門窗的房子里,在昏暗的油燈下,撰文構思,編排繕刻。第二天一早,裝作趕集,冒險把蠟紙送到大花村。負責印刷、分發的人員,冒著隨時都有被特務盯上、犧牲生命的風險,保證了刊物的印刷和散發。
隨著形勢的發展,16K單版的《新青周報》已滿足不了需求。經張濤他們多方努力,決定擴大版面,刊登電訊稿,讓人民群眾能及時了解共產黨的政策。在上級地下黨組織的支持下,擴版工作進展順利。據杭錫榮回憶,在這年盛夏的一天傍晚,杭錫榮正在場上納涼,只見一位戴眼鏡的青年,手提藤包,像個趕路客人,不經意地走到杭家場頭,口說:“天太熱了,可否討碗水喝?”杭錫榮聞聲站起來,與來人對上了暗號。原來這個青年就是上級專門派來的聯絡員,為解決電訊稿源,給他們送來了一臺可以收聽延安新華廣播電臺的收音機。從此,他們可以直接收聽到來自黨中央的聲音,《新青周報》也由原來的16K單面擴成了雙面。擴版后的《新青周報》刊頭詞,是由張濤親自撰寫的“一切力量來自人民,一切任務謀于新青”。讀者寄語是“讀者們:‘我們是解放人民的先聲’,請你們看了傳播于廣大群眾”。這時的《新青周報》讀者更多了,戰斗力也更強了。
無錫解放后,《新青周報》出了一期慶祝無錫解放的特刊。這是該報的最后一期。在該期的刊頭上印上了大幅毛澤東主席像。至此,《新青周報》光榮地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
這只勝利牌復寫器,就是革命烈士張濤解放前夕在無錫胡埭地區負責出版《新青周報》時期使用的。它除了油印《新青周報》外,還油印了大量的傳單,宣傳中共的有關政策和解放戰爭的真實消息,指導當地農民進行抗丁、抗糧、抗捐稅等斗爭。1959年6月,當時的無錫縣胡埭公社黨委在本公社的謝堰小學征集到了這只復寫器后,就將它捐贈給了原無錫市博物館。
(肖根榮)
1、《新青周報》:油印,紙。十六開雙版。殘破。
2、勝利牌復寫器:金屬、木。長38厘米,寬21.5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