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時期的《大眾報》和《江南》半月刊

1939年10月,新四軍“江抗”部隊西撤后,蘇南抗日局面一時轉入低潮。留守在蘇(州)、常(熟)地區的中共東路特委(又稱江南特委、蘇常特委),為沖破日偽對蘇常淪陷區內的新聞封鎖,加強抗日救國宣傳,決定籌辦一份公開發行的油印報紙,定名為《大眾報》。

1940年2月8日,首期油印的八開《大眾報》在常熟縣徐市鎮以“常熟縣人民抗日自衛會”的名義出版,雙日刊,后改三日刊,報頭為木刻,主編肖湘。由于當時條件差,只能出版幾百份。這時的《大眾報》除刊登地方新聞外,還有國內各地的抗戰消息。蘇常人民從這份小報上知道了國內外人民抗擊德、意、日法西斯侵略者的真實戰況,受到極大的鼓舞,增強了抗戰勝利的信心。

1940年4月,譚震林奉命來到常熟,成立東路軍政委員會,譚任書記,統一領導蘇南東路地區(即長江以南、滬寧鐵路線常州以東地區)的黨政軍工作。譚震林和東路軍政會堅決貫徹黨中央“在江蘇境內……盡可能迅速地并有步驟有計劃地將一切可能控制的區域控制在我們手中,獨立自主地擴大軍隊,建立政權”的重要指示,大刀闊斧地發展抗日武裝和創建東路抗日根據地,各項工作出現蓬勃發展的新局面。5月9日,東路軍政會成立江南社,全面負責東路地區的宣傳出版工作,加強了編輯和印刷力量,統一編輯出版《大眾報》三日刊與《江南》半月刊。 《大眾報》與《江南》半月刊同時隸屬于江南社領導,《大眾報》此時成為東路軍政會的機關報。

江南社在上海地下黨的幫助下,得到了出版印刷用的腳踏式四開平架機、圓盤機、各號鉛字、油墨、白報紙等,還有上海來的工人一同工作。7月7日,為紀念抗戰爆發3周年,江南社公開出版了首期鉛印并套紅的九開兩版的第99號《大眾報》,印量增至3000余份,成為中共領導的各抗日根據地中首份用白報紙鉛印的報紙。

油印時期的《江南》為32開本,最初是東路特委的綜合性刊物。1939年5月,創刊于無錫梅村,以無錫各界抗日聯合會的名義出版,在梅村及周邊村莊流動油印,發行到各群眾抗日團體。不久,該刊遷至蘇州吳縣太平橋、橫涇等地后,改以無錫、吳縣兩縣各界抗日聯合會名義出版,一般只印100多份,有時還不能定期出版,11月后停刊。1940年3月,《江南》復刊于常熟縣董浜。5月,歸屬于江南社領導后成為東路軍政會的機關刊物。7月,改為鉛印后為16開本,封面采用雙色套印,發行量在200本左右。

1940年10月,蘇常太抗日根據地進入興盛時期,文化宣傳工作空前活躍,《大眾報》也更具新意。11月7日,出版了八開四版套紅印刷的第136號《大眾報》,報頭字改用毛澤東的手跡,落款“毛澤東”三字則選用毛澤東《論持久戰》一書封面上的簽名字體。報眼處刊登了醒目的宣傳標語,并在第四版的正中刊登了斯諾所攝的毛澤東半身照片,下面特注上了“中國革命導師毛澤東”字樣,使根據地軍民雖然身處蘇南敵后卻有著與偉大領袖并肩戰斗的親切感與使命感。這期《大眾報》還特辟了兩個專欄,刊登了江南人民抗日救國軍司令兼政委譚震林(當時化名林俊)的《東路一年》、東路特委書記張英的《從十月革命說到東路自衛會》等文章。該報還輪流刊載了近百期“大眾園地”、“江南文藝”、“戰地”三個文藝副刊。改版后的《大眾報》印量亦從3000余份增至8000余份,最多時高達13000余份,影響遍及江南各地。

而此時的《江南》內容也非常豐富,開設的欄目有:論壇、問題討論、工作研究、工作指導、工作報告、實踐大學、資料室、轉載(主要轉載中共領導人及黨中央報刊雜志的重要文章)、文藝等,發行量最多時也增至到4000冊左右。

為躲避日軍掃蕩,江南社將印刷機器和設備安裝在從日偽軍處繳獲的一條十余噸大木船上。在這條大船的帶領下,有十一、二條船前后銜接,在密如蛛網的水鄉地區隱蔽流動印刷。在這些船上,包括編輯、出版、發行、總務四個部門和一個圖書館在內,共有100余人,被稱為“敵后水上印刷廠”。

“水上印刷廠”除排印《大眾報》和《江南》雜志外,還擔負著排印上級機關文件、政府公告、抗戰傳單、抗戰歌曲、財稅票據等任務,并翻印過毛澤東、劉少奇、陳云等領導人重要著作的單行本,為東路地區的抗日軍民提供了豐富的精神食糧。

1941年1月,皖南事變爆發后,江南敵后的斗爭形勢發生了重大變化。3月間,江南社奉命從蘇(州)、常(熟)、太(倉)西遷澄(江陰)、錫(無錫)、虞(常熟)地區。江南印刷廠隨即移至錫北的后二房、旗桿下兩村,這里是澄錫虞中心地區,離新四軍十八旅旅部也只有二三里路,比較安全。4月18日,《大眾報》復刊,《江南》半月刊也同時開印。

1941年7月,因日偽在江南地區大舉進行“清鄉”,江南社奉命撤銷,《大眾報》和《江南》半月刊亦同時停刊。

《大眾報》和《江南》半月刊,堅持以抗日為宗旨,為宣傳抗日,鼓舞抗日士氣發揮了無法替代的喉舌作用。它們既是抗戰的號角與火炬,又是抗戰的文獻與見證。雖然歷經歲月侵蝕及其他緣由,能留存下來的《大眾報》和《江南》半月刊少之又少,但后人仍可從那存留下來的一頁頁發黃紙張上,看到前輩們在抗戰歲月中頑強拼搏的不屈身影,看到在蘇南這塊革命熱土上所演繹的抗戰史劇。

(肖根榮)

《大眾報》紙質,八開四版,第一四七號,江南社編印。

《江南》半月刊:紙本,16開本,第三卷第四期,江南社出版。


?2025 無錫博物院版權所有    @武漢數文科技技術支持 訪問總計:4810735 蘇ICP備10207535號
狠狠操精品视频| 视频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在线www中文在线|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偷| 男人j进女人p免费视频播放| 四虎永久成人免费影院域名| 色噜噜狠狠一区二区三区果冻| 国产成人av在线影院| 1024手机基地在线看手机| 国产精品白浆在线播放| ak福利午夜在线观看| 天天天天躁天天爱天天碰2018 | 日本特黄特色aaa大片免费| 亚洲不卡中文字幕| 欧洲高清一区二区三区试看| 亚洲深深色噜噜狠狠爱网站| 欧美精品99久久久久久人| 亚洲视频免费在线播放| 污污在线免费观看| 人人玩人人添人人澡mp4| 波多野结衣巨女教师6| 伊人久久精品亚洲午夜| 浪荡女天天不停挨cao日常视频 | 亚洲国产视频网| 欧美a在线视频| 亚洲AV无码无在线观看红杏| 精品福利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一级特黄aaa大片| a毛片a毛片a视频| 老司机深夜福利影院| 欧美另类xxxxx极品| 在线免费中文字幕| 国产xx在线观看| 亚洲男女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无码专区毛片高潮喷水|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红| 大胸校花被老头粗暴在线观看| 欧美A∨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免费午夜在线观看|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网址 | 99热都是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