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水平烈士使用過的英語課本
紙質,32開,缺封面。
這是1914年出版的《教育部審定簡要英文法教科書》,是江陰早期農民運動先驅周水平烈士生前使用過的英語課本。
周水平,原名周侃,又名樹平,號剛直,1894年出生在江陰顧山周東莊。1917年畢業于無錫省立第三師范學校,后赴日本留學。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后,他和東京的中國留學生舉行集會和示威游行,向列強駐日使館遞交抗議書,曾被兩度逮捕關押。同年夏天,周水平毅然回國,在家鄉顧山教書,并創辦平民夜校,傳播科學知識和新思想,以后相繼去銅山、川沙、浙江、上海等地擔任教職。1924年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加入國民黨。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暑期,在家鄉帶頭發起反對地主剝削農民的回贖賣田產的“錢洋折算法”法案,運動波及全縣農村,迫使這個法案未能實行。之后,周水平和中共江陰支部書記孫選等組織“星光社”,出版《星光》旬刊,宣揚農民解放,抨擊土豪劣紳的罪惡。在第一期上,他發表《敬祝世界無產階級萬歲》的文章。在《水平之名何意》的文章中,他說:“讀破中外革命史,哪一件不是為了不平而起!”他認為真平莫如水平,所以把自己的原名改為水平。為了掃除社會上的不平之事,他努力宣傳和發動農民解放運動。同年10月,發起組織佃戶合作自救會,主張:“自救會宗旨在減輕租額,改良農業,增進農民生活,發揮互助精神及宣傳文化,以期改進社會之實現。” 該主張得到廣大農民的擁護,參加佃戶合作自救會的農民達3000人。在他的領導下,佃戶們聯合起來開展減租自救,江陰、無錫、常熟三縣的農民紛紛起來響應。當時正值秋收季節,可向地主交租者卻寥寥無幾。佃戶合作自救會的發展壯大以及《星光》旬刊的針砭時弊,使得三縣地界的地主豪紳十分懼怕,紛紛以“宣傳赤化,鼓吹共產”的罪名,向縣、省軍閥當局控告周水平,控告書多達130余份。軍閥孫傳芳于1925年11月密令地方當局逮捕周水平,并于次年1月17日將他處死。1926年10月,毛澤東署名潤之在中共中央機關刊物《向導》周刊上發表題為《江浙農民的痛苦及其反抗運動》一文中寫道:“……有一個日本留學生顧山人周水平回到本鄉,看不過眼,乃勸佃農組織團體,名曰‘佃農合作自救社’。周往來各村,宣講農民痛苦聲淚俱下,顧山農民從者極眾,江、常、錫三縣交界各地農民都為煽動,如云而起,反對為富不仁之劣紳大地主,一致要求減租”,熱情贊揚周水平的革命精神。
由于周水平犧牲時年僅32歲,加上年代久遠,他留存于世的遺物很少,這本記載著他年少求知的英文課本,是無錫博物院目前唯一的一件有周水平親筆手跡的遺物。該課本用白紙包裹了一層封套,封套上有用紅筆書寫的“侃者,剛直是也。周剛直”幾個字,因時間久遠已有些模糊,但課本總體保存完好,書中還有周水平親筆手寫的許多英文批注,字跡清晰端正,足見他當年學習的認真程度。周水平犧牲后,這本英語課本就由其弟弟周倜收藏,在該課本內頁上還有周倜的紅色印章。受周水平的影響,其弟周全平、周倜和未婚妻夏靜波也都相繼參加了中國共產黨。
(談 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