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小粉爐”,邂逅春日里最暖人文風景
時間: 2025年03月08日 瀏覽次數:1959這個春天,無錫博物院因一抹“胭脂色”而格外動人。自2月22日”數見蘇韻·家門口看大展”特展啟幕以來?,清乾隆芙蓉石蟠螭耳蓋爐以千年風雅點燃了全城熱情——首日4小時突破5000人次觀展,單日接待量超2萬創歷史新高?,這場古今對話在志愿者的溫暖守護中綻放出獨特的人文溫度。
志愿微光,織就文明經緯
30余位身著淺青工作服的志愿者,每日踏著晨光提前到崗。他們在展廳織就一張“動態分流網”:展區用預判式引導讓觀眾有序流轉,展柜旁以駐留提示平衡觀賞時長與安全距離。展區鏡廳、大廳、文創區、電梯口等多個關鍵點位實施“潮汐崗位”彈性調度,在重點時段增配服務崗和巡查崗。
暖心守護,讓文明與熱愛雙向奔赴
當南博“小粉爐”遇見錫博“小青爐”,為滿足市民對展覽的熱情,我院實行“周六、日夜館延至晚八點、周一照常開放”機制 ,面對依舊涌動的熱潮,志愿者團隊創新實施“時段定制化服務”, 實施“15分鐘動態巡查 定點值守”,如同精密齒輪嵌入服務鏈條,“時段定制化服務”讓最后一批離場觀眾仍能感受文化溫度?。正如志愿者領隊吳震月所言:“我們不僅要維持秩序,更要傳遞文明觀展的理念”。
攜手同行,共繪文化傳承新圖景
“志愿者是連接博物館與公眾的文化橋梁”。這支身著淺青馬甲的“文化擺渡人”,這支跨越老中青三代的團隊,他們正以指尖的溫度融化歷史的冰層,用服務時光練就了文物導賞的細膩、應急守護的敏捷、心理疏導的共情,讓每場相遇都成為“共享歷史”的約定。
“數見蘇韻-家門口看大展”已落下帷幕,但文明的守護永不退場。感謝每一份文明觀展的自覺,感謝每一次與歷史對話的虔誠。錫博志愿者團隊將帶著的溫度與敬意,在千年文脈的光影中,續寫更多溫暖故事。